唐朝都城在哪里

本文已影响2.11K人 

唐朝时期,先定都长安,后又定都洛阳。

唐朝都城在哪里1

一、基本情况简介

长安与洛阳及其周边地区,以其优越的地理位置与相对良好的自然条件而获得中国历代王朝的青睐,自夏商周三代起就逐渐被作为王朝首都,起统帅全国之作用,一直到隋唐仍起重要作用。

先介绍一下唐朝时期长安洛阳为都的基本情况。李渊建唐之后先采用长安为都城,武则天篡位以后,以洛阳为都,洛阳与长安并立为二都,武则天在洛阳常住。神龙之变以后,唐朝的都城迁回长安,但玄宗皇帝还是时常巡幸洛阳。玄宗皇帝之后,唐朝的皇帝就大多常居长安,而很少巡幸洛阳了。

唐朝时期,先定都长安,后又定都洛阳。

二、历史因素——关陇集团的影响

在南北朝隋唐史上一直有一条粗大的线索,贯穿着许多朝代,那就是关陇集团。

关陇集团由西魏的宇文泰建立,其运用少数民族的部落联盟制进行军队组织,创立府兵制,设八柱国十二将军,这就是西魏的政权核心人物,凭借关陇集团这一特殊的组织形式,西魏加强了内部的凝聚力与军事上的战斗力,在很多条件处弱势之情况下尚可与东魏,南朝鼎足而立。

并且西魏的八柱国往往与后世王朝有充分联系,如宇文泰之子代西魏建北周,李虎是唐朝开国皇帝李渊的祖父,独孤信是北周、隋、唐的三朝国丈,隋开国皇帝杨坚之父也位列十二将军,所以说关陇集团贯穿西魏北周隋唐几个朝代,影响深远,这是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问题。

唐朝定都洛阳是在武则天时期。她把洛阳定为都城,改名为神都,并且在此长住下来。其实在武则天的丈夫唐高宗时期就多次巡幸洛阳,高宗死后武则天更是长居洛阳而不返长安。从个人因素来看,武则天选定洛阳,是因为在年轻时以残酷手段杀死王皇后和萧良娣之后,她晚年经常做噩梦,场面极其残酷,武则天备受折磨,甚至不想在宫内继续居住。

无奈之下,武则天只好采取将居住地由长安换回洛阳,以期能解决噩梦问题。但这个事情又不好公之于众,于是武则天在其外又罩上了一层说辞,说高宗晚年疾病严重,而洛阳气候养人,适合养病,为丈夫着想她决定居于洛阳,可以说这非常契合武则天的阴险而缜密的性格。

但是如果从更宏观的角度看,就可以看出,这是因为武则天身份而采取的措施。武则天之父武士彟本来是一木材商,后来资助李渊起兵而获得高位,本不属于关陇集团内部人物,而是以暴发户性质登场,武则天自然也不算关陇集团内部人物。

唐朝都城在哪里
  

三、客观物质条件——生产能力与对外交通

这是客观物质条件,具体来说就是经济因素。

作为一个国家的都城,除了能承担政治任务,军事任务之外,还有充足的经济条件做保证。简而言之,就是其自身能养活都城及其附近的众多聚集之人口。但是很遗憾的情况是,长安的条件比洛阳相去甚远,并不能很好的满足物资供给的需要。这可以从自身的生产能力与对外交通两方面来说。

首先, 从自身的生产能力上,长安的生产条件远不如洛阳。长安位于黄土高原之上,由于地形的阻隔,降水量每年只有四五百毫米,而洛阳的降水量可以达到七八百毫米。从耕地数量来说,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条件,加上黄土易流失,肥力下降等问题,都严重制约了长安及其周边地域的生产情况,远不如洛阳的自然生产条件。

且长安的水旱灾害频发,其水灾旱灾频率能达到洛阳的两倍左右,如果正常年份还可以勉强应付,但是到灾害频繁的'年份,情况就变得很难处理,甚至连皇帝的饮食都不能正常保障,比如杨坚就曾被逼的率领群臣到洛阳就食,被嘲讽为“逐食天子”,记载如下:

乙丑,幸霸水,观漕渠,赐督役者帛各有差。己巳,上亲录囚徒。庚午,契丹内附。甲戌,驾幸洛阳,关内饥也。——《隋书》

这样也能看出,洛阳的自然条件确实优于长安。

其次, 从对外交通与运输条件上,洛阳更是把长安甩了800条街,其秘诀就在于大运河的修建。

谈到这个问题还得先说一下中国南北方的经济重心问题。在秦汉等时期,由于北方人口聚集,开发较早,其粮食产量自然大于南方。但由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长期战乱,大量的北方人到南方避难,带去了丰富的劳动力与先进的生产技术,使得南方的生产水平与产量迅速提高,经济中心逐渐开始南移,并于唐宋时期正式完成。

但在唐代,经济重心南移的趋势就已经非常明显,南方的粮食物资产量已经超过北方。可以说唐代的立国就是以江南为本,小小的江南承担了大部分唐代的物资供应,使得唐代在国力衰藩镇林立的情况下,仍得以苟延残喘100多年。

唐朝都城在哪里2

唐朝是怎么灭亡的

开元盛世,权臣当道

唐玄宗搞政治是个狠人,在武则天称帝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女性掌权,上官婉儿、太平公主、韦皇后、长乐公主等,在武则帝驾崩后纷纷跳出来想要成为第二个女皇,在这些根基深厚的政权中,唐玄宗像一匹黑马一样,杀伐决断地夺取了政权,而这些女人都成为了他的刀下亡魂。

刚即位的唐玄宗也是一位明君,否则唐朝也不会有开元盛世的巅峰,只是他后期痴迷于精神上的追求,自从把儿媳杨玉环弄到手后,后宫就整日处于莺歌燕舞的状态。单纯从唐玄宗与杨贵妃的感情而言,两人可谓是琴瑟和鸣,但是从治理国家这一方面来讲,显然杨贵妃的存在,让唐玄宗失去了正常的治国思维,唯亲是用的统治手段,成为了啃噬大唐根基的蠹虫。

杨国忠仗着自己是国舅的身份,由小混混变成了宰相,疯狂敛财;李林甫为了讨好唐玄宗一味的阿谀奉承,他提出了重用胡人的政策,唐玄宗欣然应允,为后来的安史之乱埋下了祸患,这是后话。总之,此时的朝堂在杨国忠与李林甫的操控下,进入了奢靡之风中,表面上一片繁华盛世、歌舞升平,却酝酿着巨大的阴谋。

安史之乱,元气大伤

安山就是典型的扮猪吃虎,认比他岁数还小的杨贵妃做干妈,以此来讨唐玄宗的欢心,安山的懂事让唐玄宗感到十分受用,高兴之下就封了安山做了刺史,成为了封疆大吏之一。这时候的唐朝在李林甫的怂恿下,军队权力逐渐加大,表面上还在皇帝的统治之下,却出现了多家独大的局面。

当安山对手中的权力感到不知足时,联合史思明发动了“安史之乱”,兵马直逼京城,唐玄宗哪里还有了皇帝的威严,与杨贵妃等皇室宗亲一起仓皇出逃,逃跑的路上,又发生了兵变,将士们认为之所以有今天的局面,完全是杨贵妃和杨家人之错,唐玄宗面临被逼宫的窘境,无奈之下赐死了杨贵妃,杨国忠则早就死在了将士的乱刀之中。

此时的唐玄宗利令智昏,早没有了当初的杀伐决断,太子李亨力挽狂澜,把唐玄宗尊为太上皇,重用郭子仪,历经八年的时间才平定了叛乱。只是唐朝还是那个唐朝,却已经元气大伤,不见了辉煌的盛况,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空前的浩劫下,“百草荒废,曾无尺椽”。

唐朝都城在哪里 第2张
  

藩镇割据,朋党之争

安史之乱后,唐朝中央集权已经涣散,各地的封疆大吏都开始做起了土皇帝,名面上还恭敬朝堂上的皇帝,实际上手中的军权与实力早就不把皇帝放在眼里了。当那些军阀纷纷建立起自己的小山头时,唐朝出现了藩镇割据的局面,皇帝对这些权臣已经到了尾大不掉的程度。

武将霸占着土地和兵权,文官也不甘示弱地在朝堂上占有一席之地,唐朝末期的“牛李党争”是最为典型的代表,从李林甫与张九龄的争斗中就埋下了隐患,到了唐朝末期党争也愈演愈烈,最后唐宣宗技高一筹,以牛党苟延残喘、李党离开中央而结束。朝堂上获得了暂时的消停,却加深了唐朝后期的.政治危机。

不管是武将霸权,还是文官党争,宦官在中间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宦官之所以后来能够干政,还是从唐玄宗那里打下的底子。高力士深得唐玄宗的重用,后期的宦官地位在宗室斗争与文官武将的夺权中节节攀升,甚至都影响到了皇帝与朝廷官员的任免。自古宦官干政就没有好结果,显然唐朝也没有逃离这个亡国的必经“程序”。

土地兼并,农民起义

藩镇割据的军事局面下,军阀们在霸占着百姓的领土;文官的党争也都是基于利益的前提下,而他们的利益也是盘剥于百姓之中;宦官从中获取的好处,同样也是体现在房产、良田上。官员之间的攀比与倾轧,让百姓苦不堪言。

久而久之,百姓面临的就是土地不断被兼并的惨境,百姓流离失所、无处安身,唐朝的经济迅速走向萧条,而国库的财产逐渐都成为了官场人的囊中之物,这时候各方势力都在做自己的打算,等待的也只是一个契机。

在恶性循环的情况下,百姓没有生路只能起来反抗,最为出名的就是黄巢领导的农民起义,一首菊花诗:“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给唐朝政权造成了沉重的打击,此时的唐朝已经不堪重负,成为了是谁都敢咬一口的肥肉。

朱温本是跟着黄巢起义的农民军,后来归顺了朝廷,凭借着镇压义军有功被封了个招讨副使、节度使,慢慢他也成为了封疆大吏,最后把唐朝的政权掌握在了自己的手里。公元907年,朱温终于安耐不住自己的野心,逼迫唐哀帝禅让,自己登基称帝,史称“后梁”,国祚289年的唐朝宣告灭亡。

小结

唐朝的盛世不是一蹴而就,它的灭亡也是温水煮青蛙。先是藩镇割据,后来又有了朋党之争,再有宦官在里面横加干政,大好的唐朝江山被这些人搅得一团糟,最后受罪的还是普通的百姓,百姓在无路可走的情况下只能造反,一些势力趁机而起,唐朝就是这样慢慢衰亡的。

除了上面所说的导致唐朝灭亡的原因之外,追本溯源,唐玄宗是毁坏唐朝根基的罪魁祸首,如果不是他老年时期利令智昏、唯亲是用,唐朝也不会急速衰败。可见做一个好皇帝不容易,想要毁掉一个江山只要糊涂就够了,唐玄宗本人也是一个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之人。

唐朝都城在哪里3

一、唐朝盛世概述

盛世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一个朝代,这个时期的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均达到了一个空前的高度,成为了中国文化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在唐朝盛世,出现了许多文化名人,其中包括了一些杰出的酒文化人,他们对于唐朝盛世名酒的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盛世唐朝酒的种类

在唐朝盛世,人们对于酒的热爱到了一个空前的高度,形成了以黄酒、白酒和陈酒为主要类型的唐朝盛世名酒。其中,黄酒是用高粱米等多种谷物为原料,经过多次酿造而成,酒味甜美,色泽金黄;白酒则以高粱为主要原材料,特点是清香爽口、度数高;陈酒则以酿造后放置陈化而成,酒质之优异也为唐朝盛世名酒之一。

唐朝都城在哪里 第3张
  

三、唐朝酒文化

在唐朝盛世时期,酒文化已经形成了一定的体系。酒桌上,宴席的礼仪和饮酒方式十分注重,已经出现了“劝进”、“相敬如宾”等一些传统的饮酒礼节。同时,唐朝的文人雅士也对于酒的热爱达到了一个空前的高度,很多文人都会将自己对于酒的热爱写入诗词中,形成了唐朝盛世的酒文化。

四、唐朝盛世名酒的影响

唐朝盛世名酒不仅仅是一种美味佳酿,更代表了唐朝盛世文化的一部分。它们的出现和酿造技术的不断提升,标志着唐朝人文化审美的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此外,在唐朝萌芽的精神文明,更为现代文化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精神食粮,对于中华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相关内容

热门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