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饮食礼仪知识

本文已影响5.32K人 

古代饮食礼仪知识,任何一个民族都有自己富有特点的饮食礼俗,发达的程度也各不相同。中国人的饮食礼仪是比较发达的,也是比较完备的,以下分享古代饮食礼仪知识。

古代饮食礼仪知识1

禁忌用筷子头叩打婴儿和小孩的头部面部等,以防误伤。如把筷子平放碗口,叫“碗口筷”,宴请宾客时这么做等于在下逐客令。

莆仙沿海渔民饭后也忌把筷放在碗口,而是把手中的筷子在碗上绕了几绕,再放下筷子,说这是怕船搁浅,筷子绕了几绕,表示渔船绕过了暗礁和浅滩,然后停泊就安稳可靠了。用饭前,把一双筷子直插在饭中俗称“死人筷”,只有在给死者上供品祭拜时才这么做。

使用的筷子一长一短谓之“短命筷”,民间俗信“孕妇若使用长短筷,生下的孩子会跛脚”。平时忌用筷子敲碗盒。

此谓“讨饭筷”,因乞丐讨饭时常敲碗盆伴有哀求声。挟菜时,忌汤汁淌滴餐桌,这种情形状如流泪,故称“泪筷”;挟了菜又放下,谓之“半途筷”;挑精拣肥乱翻菜肴俗称“乱筷”。

办丧事进餐时,使用的筷子必须是白色的,如用红色筷则是对死者大不敬,但也有例外,如死者有了五代孙的,用红筷吃丧席,则表示这位老人有福气,俗称“吃福”。到人家做客用餐,或进饭馆用餐,吃完筷子不宜搁在碗口上,也不用洗碗筷,一般由主人或店主洗。

古代饮食礼仪知识
  

餐桌上摆放筷子要放在碗的右边,筷子头朝座位,而祭礼时摆筷,则要将筷子头朝神位,忌倒过来放。莆仙民间还有一忌,那就是什么时候才能动筷。

入坐筵席后,要看坐在首席位上的人什么时候动筷,其它人才能动筷,这也是一种尊老敬贤的做法。席间,掉落筷子会被视为不吉利,可易换一双,不要俯身去捡。

特别是喜筵或正月餐饭时,不慎碰落了筷子,宜说声“快乐”(与筷落同音)或“快快乐乐”以取回好兆头。 中国汉族饮食禁忌,流行于全国各地。

中国人习惯用筷子吃饭,筷子一般用右手执拿,俗以为拿筷子的`位置要适中,忌讳拿得过高或过低。因为从手拿筷子的位置可以占卜出未来孩子找对象离家是远还是近,筷子拿得过高,对象必定离家远,拿得过低,对象必定离家近。

有些家长怕孩子离自己太远,而有些父母则希望孩子能远走高飞,不要没出息死守在自己身边,这样便对孩子拿筷子的位置各有所忌讳了。 民间还忌讳吃饭前用筷子敲空碗。

俗以为这是“穷气”,因为旧时乞丐要饭时才这样当当地敲。把筷子插在盛好的米饭上也是不允许的。

据说这是丧葬时敬鬼神的方式,容易让人想到死人,是不吉利的。山东一带又忌讳把筷子横担在碗上,说这是供奉死人的放法。

古代饮食礼仪知识2

中国人素来偏爱在饮食上做文章,上至帝王将相的玉盘珍羞,下至布衣平民的粗茶淡饭,无不着上文化色彩。中国自古便是礼仪之邦,对于饮食的礼仪十分讲究。

《论语·乡党》以及礼记》中的曲礼篇、礼器篇、少仪篇中,都记载了当时人们所崇尚的衣食住行间的礼节,上至天子宴席,下至民间平民的饮食礼则。

既包括宴席中的座位、就餐礼仪,也包括了饮酒、喝茶礼仪。很多餐桌上的饮食礼仪如今仍然适用,虽然不像古时那般繁缛,但是在如今交际聚会时,饮食礼仪仍是非常重要的必修课。

每一个传统节日,中国人都喜欢用吃饭来表达感情。饮食文化,将人的社会关系和人情礼仪环环相连。那么,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古代人吃饭的规矩吧~

古代饮食礼仪知识 第2张
  

《礼记·曲礼》中说道:“凡进食之礼,左肴右被,食居人之左,羹居人之右。脍炙处外,疏酱处内,葱片处右,酒浆处右。以脯俗置者,左朐右末。”

意思是:在摆放菜肴的时候,带骨头的要放在左边,切的肉要放在右边;干的食物要靠着人左手,羹汤要放在右手边;烧烤和肉类要放的远一点,味碟酱料要放在近处;葱一类的拌料要放在右边,酒水饮料和羹汤也要放在右边。而肉干、肉脯一类的,弯曲的要放在左边,直的`要放在右边。

听完这些你是不是已经不想上桌吃饭了。接下来还有一套有关吃饭过程的礼仪介绍。

在用饭的过程里,《礼记·曲礼》载:“共食不饱,共饭不择手,毋搏饭,毋放饭,毋流歌,毋咤食,毋啮骨。毋反鱼肉,毋投与狗骨。毋固获,毋扬饭,饭黍毋以箸,毋捉羹,毋刺齿。客絮羹,主人辞不能烹。客歉醢,主人辞以篓。濡肉齿决,于内不齿决。毋嘬炙。卒食,客自前跪,撤饭齐以授相者,主人兴辞于客,然后客坐。”

古代饮食礼仪知识 第3张
  

意思是:在聚餐的时候,一定不能只顾着自己埋头苦吃。首先要检查手上干不干净,一定不能用手搓饭团,也不能把多余的饭放回到锅里。在吃饭的时候不能大口囫囵,也不能吧唧嘴,更不能当着主人家的面搅和菜汤,或是喝菜汤。

如果有客人在搅和菜汤,主人见了就要及时道歉,因为这说明客人认为菜不好吃。而如果客人开始泡菜汤或喝菜汤了,主人也要道歉,这说明主人制备的食物不够。在吃完饭之后,我们终于可以从这些繁文缛节中抽身。

但不要急,作为一个讲文明懂礼貌的人,当然要帮主人家收拾一下菜碟。这个时候,明事理的主人家就会对你说:“你且在此地不要走动,我去把碗给刷了。”你只要乖巧听话等在原地就好了。

此外,古代还关注饮食均衡与健康的关系。中医典籍《黄帝内径·素问》中记载“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及“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

这些精辟的文字,读起来既顺口又易记,更重要的是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古代饮食礼仪知识3

宴饮之礼

有主有宾的宴饮,是一种社会活动。为使这种社会活动有秩序有条理的进行,达到预定的目的,必须有一定的礼仪规范来指导和约束。每个民族在长期的实践中都有自己的一套规范化的饮食礼仪,作为每个社会成员的行为准则。

中国传统的古代宴饮礼仪是按阶层划分的`:宫廷,官府,行帮,民间等。一般的程序是,主人折柬相邀,到期迎客于门外;客至,至致问候,延入客厅小坐,敬以茶点;导客入席,以左为上,是为首席。

席中座次,以左为首座,相对者为二座,首座之下为三座,二座之下为四座。客人坐定,由主人敬酒让菜,客人以礼相谢。宴毕,导客入客厅小坐,上茶,直至辞别。席间斟酒上菜,也有一定的规程。

作为客人,赴宴讲究仪容,根据关系亲疏决定是否携带小礼品或好酒。这个“英雄排座次”,是整个中国食礼中最重要的一项。总的来讲,座次“尚左尊东”,“面朝大门为尊”。首席未落座,都不能落座,首席未动手,都不能动手,巡酒时自首席按顺序一路敬下,再饮。

古代饮食礼仪知识 第4张
  

待客之礼

如何以酒食招待客人,《周礼》、《仪礼》与《礼记》中已有明细的礼仪条文,现在就让我们来看看这些礼仪的具体内容。首先,安排筵席时,肴馔的摆放位置要按规定进行,要遵循一些固定的法则。这些规定都是从用餐实际出发的,并不是虚礼,主要还是为了取食方便。

其次,食器饮器的摆放,仆从端菜的姿式,重点菜肴的位置,也都有陈文规定。主人的情意,就是要由这细微之处体现出来,仆人若是不知事理,免不了会闹出不愉快来。

再次,待客宴饮,并不是等仆从将酒肴摆满就完事了,主人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事情要做,要作引导,要作陪伴,主客必须共餐。尤其是老幼尊卑共席。长者如有酒食赐与少者和僮仆等低贱者,他们不必辞谢,地位差别太大,连道谢的资格都不给。

相关内容

热门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