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7篇

本文已影响4.24K人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7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推荐】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7篇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能观察比较黄豆芽与绿豆芽的不同特征,区分黄豆芽与绿豆芽。

2、知道豆芽是蔬菜,很有营养,教育幼儿乐意吃豆芽,养成不挑食的好习惯。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发展动手观察力、操作能力,掌握简单的实验记录方法。

5、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教学重难点:

能观察比较黄豆芽与绿豆芽的不同特征,并区分黄豆芽与绿豆芽。

教学准备:

1.黄豆芽,绿豆芽若干,小脸盆,每组一个,黄豆种,绿豆种若干,人手一份碗筷。

2.多媒体课件《豆芽的营养》。

3.烧熟的黄豆芽每人一份。

教学过程:

一、导入活动

了解豆芽的特征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春天到了小草都发芽了,小豆子也发芽了,今天老师带来了两种豆芽,请小朋友来猜猜它们是什么豆发出的芽?你是怎么知道的?

1.幼儿观察桌上的两种豆芽,并交流自己的观察。

2.教师小结:这种细细的,芽的头上有两瓣绿颜色的芽叶的是绿豆发出来的芽,我们叫它绿豆芽。这种芽的茎茎粗一点的,头上有两瓣黄颜色的芽叶是黄豆发出的芽,我们叫它黄豆芽。

二、引导幼儿尝试分豆芽,进一步了解黄豆芽与绿豆芽的特征。

1.师:“老师这里有一些黄豆芽和绿豆芽,可是它们混在一起,我请小朋友们来把它们分出来,送到各自的家里,把分出来的黄豆芽和绿豆芽分在你的两个点心盆里,边送边说:“黄(绿)豆芽,我送你回家。”

2.幼儿尝试分豆芽,教师巡回指导。

三、了解豆芽的营养价值,引导幼儿乐意吃豆芽。

1.观看多媒体课件,了解豆芽的营养价值。

师:“刚刚我们已经认识了黄豆芽与绿豆芽,你们知道它们有什么用吗?(可以吃)对呀,黄豆芽和绿豆芽都可以当菜来吃,它们的营养可丰富了,那你们知道它们有什么营养呢?请小朋友来看一段录像,看看营养专家是怎么说的?

2.讨论课件内容,了解豆芽的营养。

师:“你们看了录像知道豆芽有什么营养吗?”

幼儿回答

教师小结:因为豆芽是豆子发出来的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B与维生素C。在春季维生素B与维生素C会大量缺乏所以在春季要多吃豆芽以补充维生素B与维生素C。所以,我们小朋友不能挑食,要多吃豆芽。

四、请家长来烧制豆芽,幼儿品尝豆芽,体验豆芽的美味。

师:“豆芽中含有丰富的营养,小朋友们你们想不想尝一尝啊?你们吃过哪些用豆芽做的菜呢?今天我们请XX的妈妈来为我们烧一盘营养丰富的韭菜炒绿豆芽,老师这里已经有做好的黄豆芽请小朋友先来尝一尝,我们一边吃一边看着XX的妈妈来烧菜,好吗!”

五、父母与幼儿一同品尝豆芽菜,体验活动的快乐。

1.师:“小朋友们豆芽好吃吗?你们爱吃吗?豆芽有着丰富的营养,我们大家都爱吃。这么有营养的菜该和我们的爸爸妈妈一起分享。现在小朋友拿起你的碗去喂给你的爸爸妈妈吃,好吗!”

2.幼儿和父母一同分享食物。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 通过各种感官感受风并让幼儿知道风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只能感觉到。

2、 让幼儿知道空气流动形成风。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感知能力,了解风的好处与坏处,以及人们怎样利用风和战胜风灾。

4、 对风有浓厚的兴趣,热爱生活乐于探索。

5、 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激发幼儿探索自然现象的兴趣

难点:风可能给人类造成的危害和预防风灾的办法

活动准备

扇子 纸板 彩条 有关风的图片(有益的风和有害的风)

活动过程

(一)、开始环节:

导入引发幼儿的探索欲望,让幼儿闭眼教师用扇子在每个小朋友脸前扇一扇,使幼儿感知风的存在。教师拿出彩条让幼儿吹一吹,扇一扇,跑一跑

(二)、基本环节

1、 通过提问让幼儿说出风的特征

2、 引发幼儿讨论风真的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又实实在在崔在着,它是通过周围空气流动形成的,只有你周围有空气就会有风产生

3、教师通过扇子,纸板,彩条让幼儿亲自动手轻轻的扇和用力扇,感受风的大小和速度,让幼儿说出风速大力量也大

解风能为人类做哪些贡献热气球飞上天、凉爽、衣服晾干、树叶摆动、放风筝、种子的传播等等让幼儿了解风对人类的害处

发大水、沙尘暴、把房子吹倒、泥石流,打翻渔船等等

4、 风有时为人们做好事,有时做坏事,不过人们的本领可大了,想出了许多办法不让风做坏事,种树建防风林、提前预报减少给人们带来的危害

(三)、结束环节

教师引导幼儿回答:你们了解风了吗?在知道了它的好处与坏处后,你们愿意和风成为好朋友吗?(引导幼儿讨论)

教师小结:今天我们的收获可真大,不但认识了风,知道他有大小、有方向,还学会怎样制造风,请你们回家再找一找资料,想一想,怎样才能将这些有害的风变成对我们有用的风,看看是不是又有新的发现和收获。

(四)、延伸环节

今天我们知道了风给我们带来好处,也能给我们带来坏处。风还会和我们一起做游戏。现在在没张桌子上都有一个风车和一小筐材料。请你们选择自己认为可以用的材料,让风车转起来。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的重难点是感受风的大小、体验风的方向,由于风是一种比较抽象的事物。在活动前,我特地布置了任务,让孩子们和爸爸妈妈在一起寻找风的踪迹,让他们在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同时,获得风的初步概念,及相应的零散的、模糊的生活经验。

小百科:风是由空气流动引起的一种自然现象,它是由太阳辐射热引起的。太阳光照射在地球表面上,使地表温度升高,地表的空气受热膨胀变轻而往上升。热空气上升后,低温的冷空气横向流入,上升的空气因逐渐冷却变重而降落,由于地表温度较高又会加热空气使之上升,这种空气的流动就产生了风。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 引导幼儿探索发现小球站稳的多种方法,体验操作中的乐趣。

2. 能用完整的语言讲述自己的操作过程。

3. 能积极动脑筋,解决问题,乐于与同伴分享。

活动准备:

1.乒乓球、皮球、棒球若干。

2.毛巾、积木、瓶子、沙包、纸、纸卷、茶杯、剪刀、碗、筷子、树叶、勺子、乒乓球拍子、报纸 、篮子等物品若干。

活动过程:

一、 教师出示球,让幼儿对玩球产生兴趣 。

1.教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些球,你们认识它们吗?

教师出示:乒乓球、棒球、皮球

2.幼儿玩球,教师在旁观察,引导幼儿用不同的方法玩球。

教师:现在我们每人拿一个球来玩一玩,在玩球时候,小朋友可以用不同的方法玩球,也可以试一试其他小朋友的玩法,还可以换其它的球玩一玩。

3. 幼儿说一说自己玩球的方法。

教师:老师发现你们的玩法真多,请告诉大家你是怎么玩球的呀?

二、提出问题,引导幼儿动手探索:利用多种物品让小球站稳。

1.通过收球,让幼儿发现问题。

教师:小球玩累了,我们一起把小球放到桌上休息一下吧

教师:刚才在放球的过程中,老师发现一个问题:***小朋友的球总是站不稳,会滚到地上去?

2.幼儿表述自己让小球站稳的方法。

教师:请你们想个方法,让小球在桌子上站稳的?

3.幼儿动手探索让小球站稳的方法。

(1)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很多物品,请小朋友试一试这些物品能不能让小球站稳?如果你找到让小球站稳的方法,你可以先和旁边的小朋友交流一下,你是怎么做的?

教师:谁来告诉大家,你用什么物品让小球站稳?

(2)教师:小朋友想出这么多让小球站稳的办法,还有一个物品很少有小朋友用到?看,是什么呀?(幼儿:纸。)

教师:我要让小朋友探索探索,怎样用这张纸让小球站稳呢?

我们动手试一试,如果你想出好办法可以和你旁边的小朋友,说一说你是怎样做到的?

教师:哪个小朋友来说一说自己探索的方法?

三、延伸活动

教师:今天小朋友通过探索,想到很多让小球站稳了办法。我们班小朋友真棒,其实我们身边还有很多东西能让小球站稳,下课后我们再继续寻找,然后把这些方法记录下来。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知道常见汽车的名称、外形特征和用途。

2、认识轿车的主要组成部分,引发幼儿对汽车奥秘的探究兴趣。

3、感受汽车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和对环境的污染,具有初步的环保意识。

4、安静倾听同伴的讲话,并感受大家一起谈话的愉悦。

5、让幼儿能在集体面前大胆表演、表现自己。

活动准备

1、请家长带领幼儿观察马路上的各种汽车,并统计自己看到的汽车。

2、教师与幼儿共同收集各种玩具汽车。

活动过程

1、请幼儿结合统计表交流“我在马路上看到的汽车”,了解汽车的名称和外形特征。

提问:说说马路上都有什么汽车?它们的外形特征是怎样的?

2、引导幼儿分组玩玩具汽车,并向同伴介绍自己喜欢的汽车的外形特征及用途。

3、让幼儿结合生活经验,交流“汽车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和对环境的污染”。

(1)谈谈都做过什么汽车?去过哪里?如果有汽车会怎样?感受车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

(2)引导幼儿讨论:汽车除了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多方便,但同时也给生活带来了哪些不好的影响?如大量的汽车尾气使空气变得浑浊,损害了人们的健康,给环境造成了污染。,

4、引导幼儿探索轿车的奥秘,了解轿车的组成部分和用途。

(1)让给幼儿看一看、摸一摸、坐一坐轿车,如玩玩方向盘,打开前盖和后备箱看看、转动雨刮器,看看反光镜、游标及时速控制表等。

(2)请幼儿找找轿车部件的数量。如方向盘一个,后备箱一个,前面车灯两个,后面车灯两个,有四个车门。

5、鼓励幼儿交流自己发现的秘密,说说自己对车里的什么东西最感兴趣?还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

6、活动延伸

启发幼儿提出关于汽车的更多问题,请教师、家长和幼儿一起参与讨论。

教学反思:

在整个活动中利用幼儿的好奇心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并且达到了预期目标,效果非常好,甚至超过了预期效果。整个活动既让幼儿体验了实验成功时的快乐、增强了自信心,也知道了保护环境的必要性,同时也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力及动手操作的能力,这个活动在中班开展是非常有意义和有必要的。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探索发现玩具汽车在不同材质的桥面上跑动的速度是不一样的。

2.通过实验验证预测,能用记录表记录实验结果。

3.体验合作探索的快乐。

4.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5.愿意与同伴、老师互动,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重难点

探索发现玩具汽车在不同材质的桥面上跑动的速度是不一样的。

通过实验验证预测,能用记录表记录实验结果。

活动准备

1.反映光滑—粗糙、软—硬的桥面各若干组(每组桥面上都贴上号),玩具汽车若干辆。

2.幼儿用的实验记录表人手一份,全班实验统计表两张。

3.已经探索过在相同材料,不同坡度的桥面上,汽车跑下来的速度不同。

活动过程

一、回忆做过的实验:汽车从不同坡度的桥面上跑下的速度。

引导幼儿回忆:汽车从不同坡度的桥面上跑下的速度是怎样的?在坡度越大的桥面上跑,汽车跑得怎样?在坡度越小的桥面上跑,又是怎样?

二、出示桥面,比较桥面材料的不同。

1.让幼儿看一看、摸一摸,比较桥面材料的不同。

2.激发幼儿思考:桥面材料不一样,那汽车在上面跑,哪辆汽车跑得快呢?

三、幼儿进行预测,并记录。(先预测一号桥和二号桥,然后预测三号桥和四号桥。)

1.请幼儿猜测并说出理由。

2.幼儿把自己的预测记录下来。

3.教师记录幼儿的预测情况。

四、幼儿两两合作进行实验。

1.幼儿两两合作进行比较实验,并对实验结果客观记录。

2.交流实验情况,教师记录幼儿实验结果。

教师:“你是怎么做的实验?在实验时你有什么发现?你的实验与你的预测一样吗?”

3.讨论:为什么有的桥面上的汽车跑得快?有的桥面上的汽车跑得慢?这是什么原因?

4.教师小结:原来汽车在桥面上跑得快慢与桥面的光滑程度有关,在比较粗糙的桥面上跑得慢,在比较光滑的桥面上跑得快。它还与桥面的软硬有关,在比较软的桥面上跑得慢,在比较硬的桥面上跑得快。

五、结束部分,带幼儿再次玩玩具汽车,寻找新的发现。

过程描述

第一环节:回忆做过的实验。

本次活动之前,幼儿已经探究过汽车从不同坡度的桥面上跑下的速度,所以,活动一开始,我就引导幼儿回忆上次的实验结果。引导幼儿说出汽车在不同坡度的桥面上跑下的速度是不一样的,在坡度越大的桥面上跑得越快,在坡度越小的桥面上跑得越慢。

第二环节:出示桥面,比较桥面材料的不同。

在回忆的基础上,我向幼儿展示新的桥面,告诉幼儿:今天老师又准备了一些桥面,要请小朋友来看一看,摸一摸,比一比,并把自己的发现告诉小伙伴。幼儿通过看一看,摸一摸,比一比,发现这些桥面的坡度是一样的,但桥面的材料不一样。1号桥面比较粗糙,2号桥面比较光滑,3号桥面比较软,4号桥面比较硬。在幼儿发现的基础上,我又适时提出问题:这些桥面的材料不一样,那汽车在上面跑,快慢一不一样呢?激发幼儿动脑思考。

第三环节:幼儿先进行预测,并记录。

在这一环节中,我先请幼儿预测两辆汽车同时在1号桥和2号桥上跑,哪辆汽车跑得快?为什么?然后请幼儿把自己的预测记录下来,认为汽车在桥上跑得快的,打个“√”,认为汽车在桥上跑得慢的,打个“×”。幼儿记录完后,教师统计幼儿的预测结果。接着再请幼儿预测两辆汽车同时在3号桥和4号桥上跑,哪辆汽车跑得快?为什么?预测结束后让幼儿记录,最后教师进行统计。按照这样的顺序,让幼儿感觉条理清楚,做事要有一定的顺序。

第四环节:幼儿两两合作进行实验。

这一环节是本次活动的重点。首先,我对幼儿提出要求:找自己的好朋友,两个人合作,可以先到1号、2号桥上试,再到3号、4号桥上试;也可以先到3号、4号桥上试,再到1号、2号桥上试,试完后,把实验结果记录下来。幼儿实验时,我针对幼儿的实验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当发现有的组幼儿一人拿一辆汽车实验,放手的时间有先后,影响实验结果时,我就引导他们可以让一个人拿,另一个人观察,然后交换;当发现有的组只实验一次时,我就引导孩子多实验几次。实验结束后,组织幼儿交流实验情况,引导幼儿说出自己是怎样做的实验,在实验中发现了什么,和自己的预测是否一样,并对幼儿的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在统计的基础上引导幼儿讨论:为什么有的桥面上的汽车跑得快?有的桥面上的汽车跑得慢?鼓励幼儿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后,我及时为幼儿梳理经验,进行小结:原来汽车在桥面上开得快慢与桥面的光滑程度有关,在比较粗糙的桥面上开得慢,在比较光滑的桥面上开得快。它还与桥面的软硬有关,在比较软的桥面上开得慢,在比较硬的桥面上开得快。

第五环节:结束部分,带幼儿再次玩玩具汽车,寻找新的发现。

在这一环节中,我关注到孩子玩汽车意犹未尽,所以带他们到活动场地上自由玩一玩,寻找新的发现。

活动反思

反思本次活动,我认为有以下的亮点:

1、教材的选择符合新《纲要》的精神。

小汽车是幼儿经常见到的玩具,也是他们喜欢的玩具。利用常见的玩具开展科学活动,会使幼儿体验到自己探究的内容比较有意义,会使他们发现和感受到周围世界的神奇,领悟到科学就在自己的身边,从而产生对周围世界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新《纲要》也指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所以,利用玩具汽车开展科学活动是必要的。根据中班孩子的年龄特点,我为幼儿准备了漂亮的玩具汽车,桥面上还标上号数,打上起跑线,更加激发了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

2、让幼儿充分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

对于幼儿来说,科学是一种过程,是一种观察、思考、操作的过程;科学是一种态度,一种对世界的好奇、探究的态度。因此,我在活动中尽可能的创造条件让幼儿实际参加探究活动,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如:在感受桥面材料的环节,我鼓励幼儿看一看、摸一摸、比一比,来感受桥面材料的不同。在预测环节,我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大胆预测并做好记录。在实验环节,我针对幼儿的实验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当发现有的组幼儿一人拿一辆汽车实验,放手的时间有先后,影响实验结果时,我就引导他们可以让一个人拿,另一个人观察,然后交换;当发现有的组只实验一次时,我就引导孩子多实验几次,然后再做好记录,处处让幼儿感受到自己就是一位小科学家。

3、注重让幼儿在操作中学习。

幼儿的具体形象思维特点决定了他们的学习方式应该以操作性学习为主。本次活动中我注意引导幼儿在玩中学、在操作中学、在与材料的互动中学,通过手动、心动、人动获取相应的科学知识,掌握科学的`方法与技能,发展科学的态度与精神。如:在感受桥面材料的环节,在验证预测的实验环节,幼儿都积极的动手操作,获取经验;在预测环节,幼儿积极动脑,认真思考,为自己的预测寻找知识支撑;在和伙伴的合作中,在和教师的交流中,幼儿都积极参与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解决自己的认知冲突,发展自己的科学概念。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尝试用多种工具将黄豆从大米中分离出来。

2、知道有洞眼的漏勺能很快地将黄豆从大米中分离出来,是快捷、方便的工具。3、能运用记录表记录自己的猜测和实验结果,对探索活动感趣

活动准备:

黑板、纪录表,幼儿标记贴,五个澡盆,内放大米和黄豆,漏勺、勺子、筷子、夹子、小桶人手一份,透明杯子5个

活动过程:

1、以厨师阿姨遇 到的问题导入活动,引起幼儿探索的兴趣师:厨师阿姨今天遇到了一个麻烦,她把黄豆和大米不小心混在了一起,谁来想一想办法,用什么方法可以帮阿姨将黄豆从大米里面分出来?(鼓励幼儿大胆设想和表达)

2、幼儿根据工具进行猜测并进行记录师:今天,老师还给小朋友准备了一些工具,看一看,都有些什么呀?(出示工具)请你猜一猜,这些工具中哪一种能最快、最方便地把黄豆从大米里面分出来呢?(鼓励幼儿大胆猜测、讲述)师:(出示记录表)你觉得那一种工具最快、最方便,就把自己的小标记贴到这种工具的下面。(幼儿记录自己的猜测)

3、幼儿操作并记录实验结果师:究竟哪种工具又快、又方便呢?老师要请小朋友自己动手来试一试。注意每一种工具都要用一用,都用过了再找出最快、最方便的那一种,最后把你的小标记贴在记录表的小手这一行的工具下面。

(幼儿操作教师指导,注意提醒幼儿每种工具都要尝试,最后再记录结果。重点观察、指导幼儿使用漏勺,探索用法)

4、结合记录表集体讨论,发现漏勺能更多更快的将黄豆和大米分开师:刚才,我们用了各种工具来分黄豆。试过以后,你觉得那一种工具最快、最方便?为什么漏勺能很快、地把黄豆分出来,而且看不见一粒米呢?谁来说一说,你是怎么使用漏勺的?(请个别幼儿上来演示、讲解漏勺的使用方法)师小结:原来,漏勺上有许多的洞眼,当我们用漏勺去盛米和黄豆时,米就会从洞眼中漏下去,勺子里只留下了黄豆。当漏勺中盛了米和黄豆时,我门只要用手轻轻地左右晃动,就能让漏勺中的米更多、更快地漏下来了。所以,漏勺是我们今天分黄豆最有用的工具。

5、比赛:分黄豆师:下面,我们就来进行一场有趣的分黄豆比赛,男孩子一组,女孩子一组,用漏勺将剩下的黄豆和大米分开,看哪一组分得又快、又多!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让幼儿认识磁铁,初步了解磁铁的磁性:能吸住铁制的东西。

2.培养幼儿围绕磁铁的问题积极思考,大胆探索。

3.体验解决问题的成就感。

4.初步了解磁铁的特性。

活动准备

1.U形磁铁一块,小磁铁若干。

2.铃铛,铁钉,曲别针,铁夹子,钥匙圈,纸片,积木,玻璃球,塑料小玩具,扣子。

3.游戏用的“小猫钓鱼”玩具。

活动过程:

1.认识磁铁。

谈话:小朋友,老师这里有一个神奇的东西,我们来看看它是谁?

出示U形玩具,让幼儿说一说。

请跟老师说它的名字:磁铁。

2.了解磁铁的磁性.

出示铃铛,铁钉。曲别针等东西,让幼儿一个一个认识说出名称。并放在大盘子里。

师:现在我们来帮磁铁找朋友。

教师示范用磁铁在盘子里挪动,再提上来让幼儿观察。

师:我们来看看磁铁把哪些东西吸上来了?(逐个摘下让幼儿说出被吸上来的东西的名称)

师:我们来看看这些东西都是什么做的?(他们都是铁做的东西)

师:我们在来看看盘子里还有哪些东西?(教师取出让幼儿说出东西名称)

师:磁铁为什么不吸他们呢?幼儿自由说。

师小结:因为它们不是铁做的东西。

师:小朋友磁铁的好朋友是哪些呀?请你说一说。

教师总结:磁铁能吸住铁做的东西。铁做的东西是磁铁的好朋友。

3.幼儿操作。

教师提供小磁铁让幼儿在活动室里找磁铁的好朋友。

4.游戏:小猫钓鱼

教师提供准备好的各种小鱼,鱼嘴上有各种圈圈(铁圈,塑料圈,线圈等)。鱼竿,用小磁铁做的鱼钩。请幼儿边玩边观察磁铁做的鱼竿能钓到那些鱼。

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这节课教师在备课从注意引导儿童观察周围生活,以增长知识和认识能力着手。充分利用幼儿好奇,爱探索的心理,提供直观教具让幼儿和磁铁亲密接触,在活动中考虑到4岁儿童活泼好动,有一定独立能力,富于想象,这些都是发展表现力和创造力的基础。从幼儿的认知水平上看,幼儿认识事物具有直观形象特点,认识事物多信赖于感知觉,而幼儿周围的物质世界中物体的形、色、声、味等为幼儿感知觉提供了丰富的材料,材料要体现所学概念的属性特征,能把幼儿所学的概念转化为直接操作材料的活动,使幼儿对概念属性获得的较为丰富感性经验。让幼儿在游戏中通过眼,手,口学会观察归纳磁铁的好朋友是铁做的东西,从而就知道磁铁可以吸住铁做的东西。在最后的环节让幼儿进行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巩固感知磁铁的磁性。让幼儿在游戏中思考磁铁还有更多的用法。幼儿天生好奇,在材料提供上尊重和支持幼儿自发地对材料产生兴趣,能使幼儿探索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在活动中配以设计新颖、有趣的材料,容易引起幼儿的注意,会使幼儿在愉快的状态下进行探索、操作活动,促进幼儿记忆力、观察力、思维能力的发展,培养幼儿动手能力。

相关内容

热门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