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智对待孩子的各种要求

本文已影响1.54W人 

如何理智对待孩子的各种要求,如何培养好孩子是很多家长思考的问题,成长的过程中有快乐也会有烦恼,都说“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提高孩子的免疫力就需要营养均衡的饮食,下面跟大家分享如何理智对待孩子的各种要求。

如何理智对待孩子的各种要求

如何理智对待孩子的各种要求1

父母要理性的拒绝孩子不合理要求,但也不是说采取粗暴的方式简单处理,这之中还有很多的学问可言。

第一、转移注意力法

小孩子容易被新鲜事物吸引,针对这个特点,家长可以将注意力从她坚持的事情当中转移到其他新奇有趣的事物上。

第二、休息冷静法

对于比较调皮,容易兴奋的宝宝来说,将孩子带到安静的地方,脱离容易兴奋地地方,强制让他休息片刻是不错的方式,其实父母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当父母的情绪舒缓,面带为微笑,孩子沸腾的心也会逐渐平静下来。

第三、树立行为规范

理智对待孩子,孩子需要爱,但绝不是溺爱,学会自我约束的孩子可以提升内省智能,了解珍惜的真正含义,从小给孩子树立一套科学智慧的行为标准,从被动接受外在约束到自律,自觉自我克制,对于孩子来说是百利而无一害。

第四、家长也要端正自身

有时候教育的缺失往往反应出来家长自身的弊端,要让孩子聪明智慧,礼貌懂事,做父母的一定要做好榜样,言传身教给孩子最好的示范,让孩子能够做一个尊重他人,诚实守礼的良好公民。

总结:家长平日要遵守承诺,不要因为今天心情好而纵容孩子,明天心情不美丽而对孩子严格,这会让孩子觉得无所适从,让孩子从小有“看人脸色”的思想认知,家庭教育过程要充满着理性的爱和更多的耐心,允许孩子犯错但是陪着孩子将错误的原因找出来从而规范行为。

如何理智对待孩子的各种要求2

日常生活中,家长你有没有数过自己对孩子说“不行”的次数,知道结果后你自己都可能会震惊不已,其实面对孩子的要求,家长们也可以试着先回答“好啊!”。

昨天接涵涵放学回家的路上,她委屈地对我说:“妈妈,你不是说,你说的不对的,我可以不听吗?那为什么你总是非得让我都听你的?”听到这句话,我内心触动很大。仔细回想了一下,在放学回家的一路上,我的确否定了她很多需求,甚至因为烦躁还冲她发了一次火。

于是,我蹲下来,认真跟她说了抱歉,并说明了不同意她那些需求的原因,还列举了,我一路上同意她需求的例子。

对孩子的要求,先回答“好啊”,会发生什么惊喜

满足孩子的需求,就能把他惯坏吗?

我们总是担心把孩子惯坏,或者是因为自己不乐意,又或者总觉得是孩子胡搅蛮缠,而否决孩子的需求。由此总会引发权力之争,最终我们不得不靠暴力、威胁等使得孩子因弱小而表面屈服。

而事实是,孩子需要的真不多,就如同咨询我问题的那个妈妈。孩子可能就是觉得妈妈怎么没有像之前我生病时那样对我好了?而不确定妈妈是否还爱我?她想通过要妈妈满足自己的需求,来验证,“噢,原来妈妈仍然是爱我的,忙不是她不爱我的理由。”就像很多时候,我们的爱人,因为工作上不顺心,某段时间对我们跟平常不一样,我们会用一些小方法来验证他对我们的爱,或者是怀疑他是不是不爱我了一样。

安全感尚且不充足的孩子更是如此。这个时候,孩子并非在无理取闹,他内心也忐忑不安,焦虑异常着呢。而我们的孩子,又是特别容易满足的。她本来说要让妈妈一直抱着的。可如果你说:“只是抱一下下哈,妈妈还要忙呢!”

他往往表现出的通情达理,超乎我们的想象。

小孩子是很单纯的,他们是很容易满足的,真正欲壑难填的是大人。从只希望孩子健康就好,到希望他听话,再到希望他学习好,再到希望他考名校……

不用担心孩子被惯坏。当一个孩子的正当需求,总是能得到满足时,他反而会变得更容易有合作精神,并且更加自爱、自信。那些被宠坏的孩子,都是源于“不正当的爱”。比如:不想面对孩子哭闹的妥协,或为了满足自己童年的匮乏而强加给孩子的“爱”。爱从来都是美好的`,真正会伤害到孩子的是那些打着爱的旗号的控制、自私。

溺爱孩子的家长其实并不是在真的爱孩子,而是通过满足孩子在满足自己。比如:小时候非常喜欢毛绒玩具,可爱而不得,只能发疯般地给孩子买,可孩子真正喜欢的却是乐高积木。然后大人却要责怪孩子不知好歹,甚至怀疑孩子跟自己对着干。

很多时候不是孩子需求不合理,而是我们在较真

当然,我们说的满足,并非要一味满足,孩子说什么就是什么。而是说,那些本来就没什么大不了的事儿,不要上纲上线地跟孩子较真。我之前就经常跟涵涵较真,比如:她要我抱抱时,我也曾因为忙的焦头烂额而拒绝她,甚至对她发火。她晚上睡觉前,非得要妈妈帮忙脱衣服时,我也常跟她较真,“就是不惯你着坏毛病!”可结果往往是两败俱伤,她流着两行泪睡着了,我内心也愧疚无比。

事实上是,孩子只要你抱一下下自己就去玩了。孩子那晚可能因为心情不好,在外面受了委屈,就是想让妈妈多多爱我一下下,明天她照样会早早起来自己穿衣洗脸。只是我不开心、我累了,所以不想满足她而已。

父母没必要追求完美,但请实话实说

还有的时候,孩子看见别人有什么自己也要什么。带涵涵去玩具店的时候,有一次遇见一个爸爸不愿意给孩子买那个很贵的玩具,可他不好意思说实话,非得挑剔那个玩具的不好,然后又指责孩子不听话等等。其实,我们完全可以告诉孩子,“我没钱给你买,或者我舍不得花这么多钱买这个玩具。”

父母不需要完美,但至少要诚实。

你的诚实会让孩子明白,不是我配不上这么好的东西,而是我父母买不起,那我可以发奋努力,自己挣钱买呀。而这才是健康的心态。忘记了是在武志红老师的心理学书籍上看到的,还是在哪一篇文章里,看到过一个例子。

说是有个小孩子特别内向胆小,见到熟人都不敢打招呼。因为妈妈限制他吃巧克力,他对巧克力还特别痴迷成瘾,总是忍不住想要吃。后来妈妈去香港买了一旅行箱的巧克力,放到孩子面前,孩子兴奋地问:“这都是给我的吗?”,得到肯定的回答后,孩子非常开心,不但一路跟出租车司机聊天,进电梯还逢人就打招呼,甚至主动分享。

对孩子来说,快乐不在于价格标签,而是被父母充分的看见和回应。一网友说得好,如果我能吃2块巧克力,你愿意给我10块,剩下8块都在说:我爱你。

当无法满足孩子需求时,如何赢得合作?

孩子很多时候,看似无理取闹的行为,只不过是想引起父母的注意,希望得到你的回应,或者是验证父母对他的爱。真不是跟我们对着干,也不是越大越不听话。

我有时会忙到涵涵放学后,还没能把工作做完。把她接到家后,如果我蹲下来或者温柔地告诉她:“妈妈现在还需要忙一个小时,你自己先玩,别打扰我好吗?”她会很乐意配合,可当我自己急匆匆地跑进书房,没事先跟涵涵打招呼,她会过来打扰我,然后我因为思路被打断给她发火,闹的彼此都不愉快。所以,当你没办法对孩子说“好啊”的时候,就要鼓励孩子跟我们合作。而不是要求或命令孩子配合。而我们说话的语气和态度,是赢得孩子合作的重要因素。当孩子觉得自己的要求被理解,权利被尊重的时候,他就不再觉得是你强迫他了。毕竟任何人在被强迫的状态下,都难以通情达理,特别是自我意识刚具备的孩子,我们的强迫会引起跟孩子之间的权力之争。

0-6岁这个阶段,及时满足到孩子的需求是非常重要的。孩子自我价值感,自我认同,自尊自爱自信,都是在这个阶段形成。不用担心合理的满足需求会惯坏孩子,孩子需要很多很多的爱,来形成“内在的安全感”。几乎所有的溺爱,出发点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求,比如满足自己的控制欲望、满足自己童年缺失的匮乏感等。孩子小时候正当需要被满足的越多,就越自爱、自尊、自信,千万别错过了才知道后悔哦,成长是不可逆的!

相关内容

热门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