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宝宝为何动作慢

本文已影响2.69W人 

关于宝宝为何动作慢,当我们做父母的看到自己的宝宝比别的宝宝动作缓慢时,就对会他的这种行为非常的担心,我们家长就应该更加的重视。下面这篇文章就详细的给大家介绍了关于宝宝为何动作慢,大家一起来看看学习一下吧

关于宝宝为何动作慢

宝宝为何动作慢1

妞妞在家一直都很乖,但她做什么事情都慢吞吞,起床要半小时,吃饭要半小时,上个厕所还要半小时,这样浪费时间,上班的妈妈陪不起。尽管妈妈一直催促她“快一点,快一点”,但仍起不到效果,有时甚至对她发火都无动于衷,引来的只是妞妞更慢的速度。

宝宝速度慢,没有时间观念,除了少部分是因为遗传外,大部分都与家庭教育、家庭环境以及宝宝个性培养有关。要使宝宝速度变快,关键在于父母在平时的生活、教育中如何进行正确引导。2-3岁是宝宝教育的关键期,到了上幼儿园后,宝宝很多已成习惯的东西只有靠强制的办法才能改变。

表现

表现一:基本动作慢

起床、吃饭、穿衣等速度慢。喜欢赖床,起来了又躺下;穿衣服总找不到前后。

表现二:注意力不集中

把任何事情都与玩结合起来。刷牙时喜欢玩牙刷牙膏;洗脸时喜欢玩水;穿鞋时喜欢拿着鞋子在客厅里跑一圈。

表现三:爱撒娇、等人帮忙

如果妈妈不在身边就不肯吃饭、穿衣;任何事情没有大人帮,就不愿意自己动手。

表现四:懒散,不知轻重

做动作,得先伸伸懒腰;四肢松软,如,穿鞋时,鞋拿在手上,手一软又掉在地上。遇事,从不着急。

原因

妈妈时间制定不正确

妈妈怕时间来不及,早早叫宝宝起床,可当宝宝一切都准备好了后,妈妈却还呆在家里看电视。有的妈妈把时间扣得死死的,希望宝宝做什么事情都要和她一样,反而引起宝宝逆反心理。

妈妈的侥幸心理

妈妈觉得反正时间还早,要慢一点就慢一点,我先做一会自己的事情,过后再催他不迟。妈妈如果经常这样,宝宝就会把本来慢的动作放得更慢,反正妈妈到时间了会催我。

宝宝的偷懒心理

能赖一会床就赖一会儿,能多玩一会儿就多玩一会儿。

缺乏家庭环境

家庭的所有人速度都很慢,或者父母要管孩子,爷爷奶奶又不让管。

只讲道理,缺乏技巧

妈妈只知道对宝宝说,“你怎么就不知道妈妈时间很重要。”或者“怎么这么没有时间观念。”等大道理,而真正怎样让宝宝知道重要性却无法做到。

纠正宝宝慢动作的技巧

制定时间表 根据宝宝的个性,结合妈妈的上班时间,给宝宝制定一个严格的时间表,让宝宝按照时间表进行活动。比如:早上6:30起床,起床用10分钟; 6:50分吃早饭,早饭时间为15分钟……

教会宝宝生活技巧 宝宝“偷懒”往往是因为不会,想依赖妈妈或长辈帮忙。妈妈应教会宝宝一些基本生活技巧,让他自己动手。比如在教会宝宝刷牙后,才可规定时间,不至于他一个人在卫生间里玩牙膏泡泡。

让宝宝学会看时间 在起床前一晚上,把闹钟调节到所规定时间,并告诉宝宝闹铃指针的时间。闹钟响后,告诉宝宝时间到了,“闹钟叫宝宝起床了。”并把闹钟放在宝宝身边,告诉他指针指到这个位子的时候要穿好衣服,并说明是几分钟。

进行一些比赛活动 妈妈可以组织小型比赛,故意让宝宝赢,让他有成就感。起床时,妈妈可以和宝宝一起起床,进行穿衣比赛;刷牙时,全家一起刷,既让宝宝感觉家庭气氛,又让宝宝感受比赛成果。

经常进行鼓励 宝宝做得好,妈妈要在一旁鼓励,“宝宝这么快,妈妈都快赶不上了。”“宝宝真是个好孩子,自己穿衣服穿得又快又好。”小小的夸奖,宝宝会很开心,以后做事情又快又好。

家长遵守时间 宝宝这时生活的范围只有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所以家长是宝宝最好的模仿例子。家长在平时就要严格遵守时间承诺,不要因为是周末或不赶紧就拖拖拉拉,宝宝看见家长慢,他就更慢了。

给宝宝说一些直观的道理 “要是以后上学了,别的小朋友都做完了,你还没做完,会被别人嘲笑的。”虽然他一下子接受不了,但慢慢他就懂得时间的重要性了。

制定惩罚措施 如果在规定的时间内没有做完,宝宝就不能拿小熊玩。制定这样的一些惩罚措施,宝宝就会为了喜欢的东西动作快一点。当然,惩罚不能过重,否则容易引起宝宝逆反心理和心理创伤。

让宝宝亲身体念拖延时间的后果 和其他的宝宝和妈妈约好时间去公园玩,但因为宝宝吃饭或穿衣服拖延时间,导致少了玩的时间。故意让他羡慕别的孩子玩乐的愉快,可督促其加速。

培养宝宝责任心 培养宝宝做什么事情都要认真、用心,偷懒只会使事情做得更糟,只有认真了才能把事情做得好,做得快。

宝宝为何动作慢2

当我们做父母的看到自己的宝宝比别的宝宝动作缓慢时,就对会他的这种行为非常的担心,我们家长就应该更加的重视。

当自己的孩子跟同龄人相比显得动作缓慢,班上的老师也有这样的反映时,父母就应该加以重视了。因为幼儿期是动作发展的重要时期,动作缓慢的儿童往往容易出现不灵活、不协调的行为表现,影响今后的身体和智力发展。上学之后,如果做作业的速度太慢,就会影响学习、休息和正常的娱乐活动;考试的时候动作太慢,往往还没有做完就到了老师收卷的时间,导致成绩下降;运动的时候动作太慢,就往往不能战胜对手,让别人领先,这些都会使孩子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

动作缓慢孩子的神经类型往往属于相对安静而缓慢型,这是孩子一生都不能改变的先天气质,父母对于孩子的气质只能接受并因势利导;再有,有的孩子天生大气,较为成熟,三思而后行,做事的过程中想法很多,所以也会因慎重仔细而动作缓慢,这样的效率反倒会非常高。对此,父母需要仔细分辨判断后再对孩子的慢性子进行调理。

从孩子来说

动作不熟练是动作缓慢的一个重要原因,孩子小的时候,神经肌肉的活动还不协调,所以做事的时候要非常缓慢才能做得好,把持得住。作为父母,有必要帮助孩子经常创设锻炼动作的情境,以便于孩子的神经肌肉得到及时的协调发展。

没有时间紧迫感是动作缓慢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因为孩子并不知道如果他把一件事件尽快做完之后会有什么更好的结果,他只是在延续着从前的习惯而已,他不认为自己慢有什么不好的,那么,就要为孩子多设置奖励情境,让孩子感受到高效率地做事能得到很好的回报。

对于父母来说

面对几岁的孩子,年轻的妈妈常常感到与其让他自己来做事情,比如吃饭、洗脚,还不如成人喂他吃、帮他洗来得快些,而且更省心,更省事,但这种包办代替恰恰剥夺了孩子锻炼的机会,并且,孩子也会因此惰性越来越强,没有自理的愿望,对自己没有责任心。

再者,动作缓慢一般是相对而言的,有时孩子处理事物的速度显得比一般人慢,通常是因为达不到成人期望的速度,有时也是因为对成人的要求没有作出足够的反应,成人就会认为自己的孩子太磨蹭,但孩子也许表现很不错了,我们先前提到的曼曼的妈妈就是一个急性子,她是一名记者,她希望自己的孩子和丈夫都符合自己的做事速度才会感到满意,否则就会抱怨,这也是不现实的。

然而,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做事磨磨蹭蹭,往会浪费掉许多宝贵的时间。在现代社会中,对人的.技能的日益高要求,使得人们必须有紧迫的时间感,做事抓紧时间,提高效率。

对策

1、于孩子动作慢,可以通过游戏来加以改变。父母可以经常与孩子玩一些小的竞技游戏,使孩子在游戏中提高自己动作的敏捷程度。例如,比赛看谁吃饭快,比赛看谁穿衣服快等,这些游戏能激发孩子进取心。孩子喜欢玩,但是,玩多了孩子可能就会觉得没趣,这时,要给予适当的奖励来鼓励孩子的“胜利”。

2、孩子可以与自己比赛。父母帮孩子设计一张“比赛”成绩表,记下最初的时间,然后,每天记录实际完成的时间,如果比以前有进步,就给予奖励,如果没有进步,保持原状,或者退步,就不给予奖励。父母可以让孩子先从简单容易的做起,逐渐向比较困难的任务进发,一直到达合适的时间为止。这种方法,目的在于缩短完成每一件事情所需要的时间,是克服动作慢的直接办法。在此期间,父母要对孩子进行解释分数的意义,激发孩子进步的渴望。

3、父母还可以采用记数法来督促孩子抓紧时间完成某件事情。记数法很简单,随时可用,父母可以与孩子事先讲明白,看数到第几声的时候孩子可以做完某件事情。然后父母让孩子准备好,说声“开始”,就开始计时了。“1、2、3、4、5……”, 一边数,一边看孩子,孩子为了完成任务,就会尽量抓紧时间将事情做完。如果在计数开始的时候,孩子动作依然很慢,父母就故意数快一点,让孩子感觉到时间就快要到了。

如果在快要结尾的时候,孩子还差得较远,就放慢记数的速度。父母可以告诉孩子,如果快一点做事,就数慢一点,让孩子有尽快完成的希望。如果父母总是很巧妙地常常使孩子在快接近尾声的时候可以把事情做完,就能使孩子获得成功的感觉,孩子完成了任务,就表扬孩子“真不错”、“又长大了”等。

4、如果给孩子表扬的方法没有效果,就可以使用硬性规定的办法来达到改变动作慢的目的。父母首先估计出孩子尽最大能力能够完成某项事情的时间,然后规定孩子在这个时间内完成这项事情,否则就不让他继续做下去。时间一到就要停止。比如吃饭,到时间就把饭菜收起来,并且对孩子说:“我很失望,我希望你下次能按时把饭吃完。”

5、还可以通过合理安排时间的办法提高时间的利用率。在日常活动中,父母要教会孩子如何利用做事的先后来提高效率,使同样的时间,可以做更多的事情,或者同样的事情可以用更少的时间。如起床大小便之后就不能再回被窝耍赖了,要直接穿好衣服去洗漱,然后等待和父母一起去上幼儿园;再如,吃饭之前不能再看第二张动画片的盘了,否则时间又被拖延过去了。

在宝宝效率提高的同时,父母也要告诉孩子动作快不等于做事马马虎虎、敷衍了事,而是要把事情做好,如果再快一点就更好了。

相关内容

热门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