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聋人日主题

本文已影响1.24W人 

国际聋人日主题,我们都知道这个世界上总会有些或是先天或是后天遭遇造成来身体上的一些缺陷,我们平时应该多关注这些人的难处,帮助他们解决困难。国际聋人日主要关注的是聋人的权益,那么国际聋人日主题是什么呢?

国际聋人日主题1

历届国际残疾人日主题

2006年国际残疾人日的主题是“信息无障碍”,意在强调残疾人在使用互联网等信息通信技术获取信息时,不应存在任何障碍。

2007年国际残疾人日的主题为“为残疾人提供体面的工作”。

2008年国际残疾人日的主题为“《残疾人权利公约》:人人享有尊严和正义”,英文:Convention on the Rights of Persons with Disabilities: Dignity and justice for all of us

2009年国际残疾人日的主题是“为所有人实现千年发展目标:赋权给残疾人和其在世界各地的社区”。

2010年国际残疾人日的主题是“让千年发展目标具有包容性:增强世界各地残疾人及其社区的力量”。

国际聋人日主题

2011年国际残疾人日的主题是“人人共享美好世界,推动残疾人融合发展”。

2012年国际残疾人日的主题是:“共建更美好世界,造福全民,造福参与发展的残疾人”。

2013年国际残疾人日的主题是:“打破障碍,敞开大门:建设包容所有人的社会”。

2014年国际残疾人日的主题是:“可持续发展:让技术为我所用”。

2015年国际残疾人日的主题是:“融合至关重要:全社会无障碍,赋权所有人”

2016年国际残疾人日的主题是:“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建设人人向往的美好未来”

2018年国际残疾人日的主题是:“赋予残疾人权力,确保包容与平等。

国际聋人日主题2

听力残疾人也能做许多事

快递员:今年一支听障人士组成的快递团队在上海成立。目前团队已有40名聋哑人快递员,他们日均派件200件。

短视频摄影师:在青岛,5名听障人士创立了国内首个培养听障人士短视频摄影师的俱乐部。截至目前,他们已发布数百个短视频作品。

外卖骑手:在南京有一支由听障人士组成的外卖队伍。他们人数占站点人数的13%,但工作量能达到站点每日送单总量的20%。

服务员:深圳的“无声”面包店内,大部分员工都是听障人士。他们专业技能过硬,也通过这份工作实现了自己的价值。

国际聋人日主题 第2张

听力残疾人的不屈者

中国舞蹈家——邰丽华,她年幼失聪,但为了自己热爱的舞蹈不断努力,由她领舞的《千手观音》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

中国首位聋人语言学博士——郑璇,她两岁失聪,但一直进行康复训练并不断求学。博士毕业后,她成为了一名教师,培养出数百名特殊教育毕业生。

另外,美国著名作家海伦·凯勒和德国作曲家贝多芬也都是听力残疾人,尽管失去听力,他们仍然坚持不懈的创作。

国际聋人日主题3

9月第4个星期日是第63个国际聋人节。9月27日当天,由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中国青年出版总社联合举办的“用爱倾听——《沉默的世界不寂寞:跨文化交际视角下的手语翻译》捐赠仪式暨新书发布会”在北京举行。

这是一场特殊的新书发布会。“特殊”在于,参与这场发布会的观众,有一大半是聋人,连书的主要译者也是聋人。《沉默的世界不寂寞:跨文化交际视角下的手语翻译》正是一本致力于打破沟通障碍、搭建聋听之桥的读物。这本书的原作者是美国知名手语翻译安娜明迪斯,在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爱永淳基金的支持下,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引进国内,两位残障学者郑璇、邹蜜将其译为中文。

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理事长戚学森表示,今天是聋人朋友们的节日,选择在这样一个日子召开这本书的发布会,特别有意义。我们呼吁大家都来关注、帮助这个特殊的群体。”

“要真正走进残疾兄弟姐妹的内心,就要把他们完完全全看作和我们一样的人。今天不仅是听障者的节日,也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节日。关心尊重理解帮助残疾人请从正确使用残疾用语开始。对残疾人的称谓除了要遵循法律和政策,还要考虑残疾人的接受心理。希望大家多用让残疾人高兴,乐于答应的.称谓。残疾人中多数人喜欢残障者,视障者,听障者,言语障碍者,肢体障碍者,智力障碍者,精神障碍者等称谓。”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宣文部主任郭利群说。

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作者安娜明迪斯无法亲临现场,但她和她的合作伙伴汤姆斯霍尔科姆以独特的方式送来了祝福——他们拍摄了两段以美国手语呈现的小视频。在视频中,他们感谢出版方和译者的努力让这本书在中国的问世成为现实,也感谢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的捐赠使更多有需要的人能看到这本书。“这本书在中国出版,我非常激动,因为它使我们得以继续中美之间的思想交流,共同为聋人创造美好生活。”安娜明迪斯如是说。

国际聋人日主题 第3张

嘉宾分享环节中,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戚学森理事长、“爱永淳基金”发起人吴萍女士、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图书馆陈蓓琴馆长等畅谈了对助残事业的理解;中国聋人协会徐聪副主席、北京启喑实验学校于文红书记、北京联合大学特殊教育学院吕会华老师、知名聋人自媒体人冯刚先生和本书译者、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郑璇一起从各自的专业视角出发,剖析了聋人在社会生活中的“痛点”,并呼吁大家像书中所说,跨越语言和文化的藩篱,实现心与心的沟通。

“我2岁失聪,但我现在会汉语、英语、中国手语、美国手语四门语言。非常高兴能翻译这本书,我自己也常客串手语翻译,所以对书中很多地方觉得不谋而合,深有共鸣。”全国第一位语言学专业聋人博士郑璇介绍。“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许多听障孩子有了助听器、电子耳蜗,进入普通学校读书,聋校的生源越来越少,但是,我认为,只要有聋人,手语就不会消失!”中国聋人协会副主席、手语委员会副主任徐聪坚定地说。在研讨中,嘉宾们一致认同,聋人的主要障碍在于语言沟通障碍,如何打通沟通渠道是困扰众多聋人、聋童家长、聋教育工作者和残疾人工作者的难题,而要接近听障朋友的生活、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手语翻译无疑是极其重要的方式。这本书跳出传统的语言学和翻译学视角,从文化学的角度入手,运用跨文化比较的方法分析手语翻译行为。嘉宾们呼吁,手语翻译员要有一颗“聋之心”,真正做到急聋人之所急,想聋人之所想,同聋人群体成为亲密的合作者和伙伴。特殊教育工作者、残疾人工作者和社会大众也可以从中得到启示,共同努力为聋听之间搭建一座更顺畅的沟通桥梁。

本次活动还聘任奥运体操冠军陈一冰、凤凰卫视主持人梁茵、北京卫视主持人马丁作为爱心公益大使,并向中国聋人协会、北京市手语研究会、北京联合大学特教学院、北京启喑实验学校等机构和个人进行了书籍捐赠。

“我歌唱每一座高山,我歌唱每一条河……”时值国庆前夕,活动尾声,大屏幕上播放了由重庆市沙坪坝区残疾人联合会、重庆市聋人协会、重庆梦翔残疾人艺术团和中国青年出版总社联合出品的《我和我的祖国》手语歌MV。在场观众纷纷拿出手机按下拍摄键,或情不自禁地跟着画面比划起手语……期盼这本书的出版,能成为信息无障碍环境建设的助推器。“用爱倾听,将爱传递”,这个世界虽然无声,但因为有了爱的倾听,就永远不会寂寞。

相关内容

热门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