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工医保个人缴费比例2021

本文已影响9.67K人 

职工医保个人缴费比例2021,我国的职工医保是以单位公司为主、个人为辅缴费的,每年,我国各地区都会根据当地的情况对医保缴费比例进行一定的调整。下面就来看看职工医保个人缴费比例2021。

职工医保个人缴费比例20211

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费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缴纳。

按照《国务院关于建立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的规定,用人单位缴费率应控制在职工工资的6%左右,职工缴费率一般为本人工资收入的2%,随着经济发展,用人单位和职工缴费率可相应调整。各地视本地情况确定缴费率,有些发达地区如上海实行了单位缴费10%的比例。目前单位缴费率的全国平均比例为7.5%左右,个人缴费全国平均2%。个人缴费全部计入个人账户。

职工医保个人缴费比例2021

此外,单位缴费的30%左右也划入个人账户,具体划入比例根据职工年龄段确定,年龄越大比例越高,其余单位缴纳部分纳入社会统筹基金。一些困难地区和困难企业只建立统筹基金,暂时不建立个人账户。如天津市2003年对困难企业实行了大病统筹基金制度,用人单位缴纳6.5%,个人不缴费,不建立个人账户,单独建立统筹基金,参保人员享受现行基本医疗保险规定的住院和门诊特殊病的同等待遇,但不负担门诊费用

《社会保险法》第二十三条规定了职工和用人单位的共同缴费义务,同时第二十七条规定退休职工如果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达到国家规定年限的,退休后不再缴费。

职工医保个人缴费比例20212

一、职工医疗保险缴费比例

1、职工个人缴费比例: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费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缴纳,职工缴费比例为本人工资收入的2%+3元。

2、用人单位缴费比例:用人单位缴费比例为在职职工工资总额的6%,随着经济发展,用人单位和职工缴费比例可作相应调整。

职工医保个人缴费比例2021 第2张

二、职工医疗保险缴费标准的确定

1、用人单位:企业单位按当月全部职工工资总额的10%缴纳职工医保费;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以下简称机关事业单位),按当月在编职工个人缴费基数与编外职工工资总额之和的10%缴纳职工医保费。

2、在职职工:按其个人缴费基数(本人上年度月平均工资)的`2%缴纳职工医保费。其中机关事业单位在编职工个人缴费基数统一按上年度省平工资确定。

3、灵活就业人员:以上年度省平工资的60%为缴费基数,按11%的比例按月缴纳职工医保费。

3、失业人员在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按灵活就业人员的标准按月缴纳职工医保费,由失业保险基金支付。

职工医保个人缴费比例20213

怎么查询医保卡余额?

现在大部分地区都以取消了医保卡,新的社保卡具备了医保卡的所有功能,要想查询个人医保账户余额,持卡人可直接在定点医院或药店查询,在医院、药店使用社保卡消费,医院、药店开的小票上就要医保账户余额。另外大家还可以到当地社保局网点查询个人医保账户余额。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现在很多城市都有自己的社保官网,用户可登陆到当地的社保局官方网站,注册登录后就可以查询到医保余额,并且在官网还可以查询到用户的缴费明细等详情。

很多上班族买了社保后,平时很少用到医保卡,因此有部分用户想将社保卡医保账户的余额提取,那么社保卡个人账户里的钱可以取出来吗?

社保卡个人医保账户余额是否可以取出,要分地区而论。目前大部分地区的社保卡余额都是不支持提取的,只可以在药店买药或看病报销,但也有少部分地区的社保卡余额是允许支取的,例如北京、天津等地的社保卡个人医保账户余额就可以随意支取,上海地区社保卡个人医保账户余额虽然不能支取,但可以用来购买商业保险。具体的建议大家拨打12333客服热线,咨询一下当地的政策。

职工医保个人缴费比例2021 第3张

哪些情况不能用医保报销?

我们都知道医疗保险可以用来报销,但并不是所有的情况都能报销。 而这四项不包括在报销范围内:

1、没有在指定的医院接受治疗。 我们都知道,医保卡只能在指定的医院使用。否则,不管你是生病了还是买了药,你都不能报销,只能自己支付。

2、医疗费用超过了医疗保险的限额。 由于庞大的人口基数和医保报销的压力,医保报销的上限也将设定,但在大多数情况下,这就足够了。

3、医疗费用低于医疗保险的报销限额。 事实上,医疗保险不仅有上限,还有下限。因此,医疗费用太低,无法报销。根据国家经济发展的实际水平,起点一般在100元到1800元之间。如果费用太低的话,就会不符合保险门槛,只能自己支付。

4、特殊医疗 被保险人因整形、减肥等原因所产生的医疗费用不予报销。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自己的外表也有了更多的要求,因此人们都希望自己变得更好,但这些并不在医疗报销之内。 新的一年已经开始,这些新的医疗报销条例也会生效,而医保也就会更加重要。但医保也并不是万能的,实际的报销也要按照实际情况而定,因此我们要密切关注医保的变化,同时也要记得即使缴纳医疗保险。

相关内容

热门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