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学感恩小心这些教育误区

本文已影响2.2W人 

孩子学感恩小心这些教育误区,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被社会所重视,培养宝宝的智力是刻不容缓的,对于孩子未来的发展是有很大影响的,孩子的世界是很纯净的,看完孩子学感恩小心这些教育误区,学着启蒙家里的小天使吧!

孩子学感恩小心这些教育误区1

一、教育误区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从某种角度讲,家庭教育比学校教育更为重要。儿童时期正是一个人情感、品德、性格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特别需要父母的关爱和正确的家庭教育引导。然而,有些家长缺乏对孩子的社会教育。

1、家长过于注重孩子学习成绩

爱子成龙,望女成凤,这是家长们都有的愿望。可是因为自已一生由于没有什么文化水平,做事总总是落于人后,特别是现在科学发达的年代,更加发现自已软弱无能,受人欺负,所以希望自已的孩子要刻苦读书,认真学习,将来能够出人头地,光宗耀袓。

也可能是自己虽然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人,在社会上可以说是权财兼备,可还是觉得美中不足,所以更希望自已的孩子要努力学习,将来能够做个人上人。因此,父母比较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反而对素质教育较少关注。

2、父母包办代替,剥夺孩子感恩机会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却时常听到父母们这样说自己的孩子:“现在的孩子太自我了,根本就不知道感恩。”“如今的孩子,父母对他再好,他们也不会觉得满足,好像做父母的上辈子都欠了他们许多似的。”

相信很多家长都有类似的经历,一方面千方百计地替孩子付出,不仅不让孩子帮自己做事,很多时候连孩子自己的事也都给包办代替了。

另一方面,当自己需要孩子给予情感回馈时,有时希望孩子哪怕说一句感谢的话也行,可是却发现,孩子们已经说不出来了,或者即使勉勉强强说了,也是出于无奈,于是,父母们反而埋怨起自己的孩子不知感恩来。

殊不知,正是自己的包办代替,亲手剥夺了自己孩子通过做事获得知恩感恩和情感发育的机会。

3、学校教育:流于形式

有一些文化可以穿越时代的隧道久远流传,比如感恩。“百善孝为先。”羊羔跪乳、乌鸦反哺,感恩父母,是人们一生的课题。毋庸置疑,现在一些独生子女被家人宠着,对感恩已然淡漠,早前“留学生机场弑母”的新闻曾经刺痛人们的心扉。

有些学习里的道理教育知识形式,上道德课,搞一些表面活动去吸引媒体注意,导致学生不能深层次理解感恩,懂得感恩。

二、正确教导孩子学会感恩

现如今的孩子多数是独生子女,在家的地位可谓是“位高权重”。全家一切以孩子为中心,而孩子们从小到大都是扮演被爱的角色,久而久之,很多孩子认为从家长那里得到东西是理所当然的。

生活中只知道索取,不知道回报,自然不会想着去关心别人和感激他人。所以教育孩子“学会感恩”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

1、日常教育中:教导孩子学会感恩

感恩是一种美德,一种情感,一种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它来自于对生活的爱与希望。让孩子学会感恩,就是让他们懂得尊重别人,对别人的给予心存感激。因此,父母应该让孩子从知恩、懂恩开始,学会感恩、报恩。

日常生活中,父母要树立孩子的感恩意识,注重培养他们感恩的心。你可以通过生活上了一些事例、新闻、甚至是动画片等等,借助别人的故事,告诉孩子要懂得感恩。

2、不包办代替,给孩子表现谢意的机会

不少家长将子女视为“小皇帝”,宠爱有加,娇惯无比,甘做保姆、奴隶,生活上包揽—切,学业上越俎代庖。早上起床时,父母匆匆忙忙地—边给孩子穿衣服,—边铺床叠被,还帮孩子整理好书包,帮他提书包,牵着孩子的小手走出家门,不放心地送到校门口。

放学时,爸妈们早早等候在校门口,—见孩子出来赶紧上前帮助拎过孩子的书包,然后又牵着孩子的小手—直回家。在家里,吃饭时,帮他盛饭夹菜,宝宝天,宝宝地的劝孩子多吃—点,生怕孩子没有吃好吃饱。

有的甚至端着碗筷赶到这里、赶到那里,给孩子喂饭吃。孩子在学习时,帮他整理桌子,拿这拿那,守在旁边,端茶递水。孩子上床睡觉,帮他脱衣,帮他盖被子……

如果你想你的孩子永远长不大,你就继续包办下去吧。其实,你想孩子有感恩的心,都要有给他表现的机会。你不妨让他帮手做家务,当他完成一件事后,他会感到原来父母平常是如此辛苦,就会带着感恩的心对待你。

3、家长以身作则,多对孩子说谢谢

家长必须从小在孩子内心播下说“谢谢”和“对不起”的种子,才能让孩子说敬语的习惯像植物一样自然生长。因为,一个人小时候养成的习惯是非常稳固的,终身都会起作用。

“谢谢”与“对不起”本身看似只是两个简单的敬语,但其实背后蕴含着最起码的感恩,最基本的是非观念,以及最直白的责任教育。

家长在家也要多说“谢谢”,孩子才能受到感染。孩子帮你干家务了,你要说声“谢谢”。家长的言传身教,比空洞的说教更有效。另外,不必苛求孩子完美,当你用感恩的心去看待孩子的一切,包括成绩和错误时,孩子自然会理解家长的良苦用心。

4、鼓励孩子学会感恩

从小培养孩子感恩分享,这不仅是一种礼仪,更是一种健康的心态,也是一种社会的进步、现代文明的体现。只有学会感恩,我们才能明确责任;只有学会感恩,我们才能体味真情。只有学会感恩,我们才能感受幸福,享受生活。

生活中的一些小举动,相信经过不断的累积,孩子也会感受到感恩的重要性。例如,可以鼓励孩子帮奶奶洗脚;让孩子多对家长说谢谢;感恩节的时候用零花钱给老人家买礼物等……

孩子学感恩小心这些教育误区2

懂得感恩的孩子,在工作、生活中会懂得善待帮助过自己的人,更愿意给予别人无私的帮助。

学会感恩,内心会更充盈,更有满足感。

孩子学感恩,感恩教育中容易走入哪些误区?

一、对孩子付出总是期望有回报

“爸爸妈妈给你买了这么贵的衣物、玩具,你看看别的小朋友有吗?”,类似这样的话,经常出现在一些父母跟孩子的对话中。

《变形记》是这几年非常火爆的一台电视真人秀节目,在这台节目中,经常有城里的父母在跟子女沟通的过程中,拿类似上面这样的话来说事。在这类父母看来,自己所付出的,孩子理所应当会领情,但是,现实往往却不是这样的'。

一旦自己的付出没有得到孩子的认可和回应,这些父母就会表现出失望:“我们为他付出了那么多,孩子却不领情!”。

其实,这类父母忽视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爱,本来就是付出,孩子需要,自然会感受到,并不需要你反复的强调。

二、传递负罪感

“我们这么辛苦在外打拼,还不都是为了你啊!”,这样的话语熟悉吗?

现在很多农村留守儿童的父母一打电话回家,就是让孩子好好学习,听爷爷奶奶的话,孩子一不听话,就用上面这句话博孩子的同情和理解,殊不知这样的做法,只会给孩子造成更多的心理负担,这样的话语会给孩子传递一种清晰的暗示,“我付出给你,你要偿还”。

这样,孩子就算回报也不是出于自愿,而是一种偿还负债的心态。

三、过度的关怀和代劳

生活中,经常看到很多父母给孩子无微不至的关怀,为他考虑得十分周全,给孩子提供太多物质上保障,即使孩子成绩不好,也想办法托关系让孩子进名校,孩子还没毕业就已经孩子找好工作,买好房子,宝贝从来没有缺少过什么,根本不知道“有”与“没有”的区别。

最近热播剧《都挺好》里的苏家二公子就是这类孩子的典型代表,殊不知得到太容易,往往不会珍惜。因此,父母可以做的是,在必要的时候让孩子受一些“苦”,这个苦就是别总是太急着满足宝贝。

只有当他有需要的时候才给,这样孩子才知道需求的满足来之不宜,才懂得珍惜和感恩。

想让孩子感恩于所拥有过的,就必须从学习感受开始。让孩子感受到人、事、物的丰富和美好,自然就会生出一份感动。

父母怎么做才更有效?

一、父母要起表率作用

孩子好动、好模仿、可塑性强,容易接受外界的各种信息。父母的一言一行,在有意无意中孩子都会看在眼里,慢慢地记到心里,并逐渐给孩子一种行为上的暗示。因此,作为父母,在对孩子实施感恩教育的过程中,应秉持“以身作则”的原则,做好感恩的表率。不仅使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常怀感恩之心,用感恩的眼睛看待周围一切,还要用自己的爱引导孩子、感染孩子。当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关爱或帮助父母时,父母应敏锐体察,适当感谢和鼓励孩子。父母的这种感恩方式,不仅言传身教,使孩子切身体会到父母的感恩意识和感恩行为,也使孩子体会到了施恩的快乐。

二、父母要充分利用各种节假日作为教育的载体

生活里处处是课堂,情人节可以不关乎情人,不关乎节日,不关乎玫瑰,却关乎一个更深的为人处世的命题----感恩。节日可以成为教导孩子感恩的“第三种力量”,让孩子感受赞美别人所带来的愉悦,感恩别人给自己带来的美好,也就会开始用感恩的方式来表达对父母的爱。例如春节时要教孩子热情接受爷爷、奶奶及其他亲属送给他的礼物,并表示感谢,不管价钱多少,回到家里都要求孩子妥善保管,学会珍惜别人的情意。老师节让孩子亲手制作贺卡送给老师,表达对老师的美好祝愿。父亲节和母亲节,给爸爸妈妈说几句感谢的话语,不一定感谢爸爸妈妈给他们帮了多大的忙,而只需表达生活中感觉很幸福的一点一滴。

三、在日常生活中教会孩子学会感恩

生活里处处是课堂,赋予孩子心灵的力量一定不是玩具、甜点和电动游戏,赞美就如孩子手上的一根哈里波特的魔法棒,让孩子喊出更多感恩的话语,他们手上的魔法棒就越有力量。比如,妈妈做的一道拿手好菜,爸爸在KTV唱了一首高音很高的歌曲,雨季过后久违的阳光,假日里全家的一次旅行,只有父母不停的赞美,孩子才会心心相印地开始赞美。

四、在与大自然和动物的亲密接触中学会感恩

大自然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带孩子到大自然中,让孩子去体验蝌蚪是怎么变成青蛙的,粮食是怎样从一个小苗端上我们餐桌的,蜜蜂是怎么协作采蜜的,母鸡是怎样把小鸡护在翅膀下躲雨的,鸟妈妈是怎样将小虫一只只捉来喂小鸟的,这些都是做父母的力所能及带给孩子的感恩教育。

孩子学感恩小心这些教育误区

说在最后的话:孩子需要的不是对父母的感恩戴德,而是学会爱父母,学会珍惜和感谢他人的付出。细水方能长流,润物般的感恩教育才能让孩子的感恩情感更加真实。

相关内容

热门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