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浇灌静待花开的教育故事

本文已影响2.81W人 

用心浇灌静待花开的教育故事,在现实生活中,这样的教育故事是具备一定的启示寓意的,还可以丰富我们的想象力,那么下面就为大家分享用心浇灌静待花开的教育故事。

用心浇灌静待花开的教育故事1

光阴似箭,回首往昔,我已在农村教育岗位上整整奋战了二十三年了,其间有成功的喜悦、也有痛苦的失意......但我仍执着于这平凡的岗位,说来你也许不信,我很喜欢这个职业,因为我觉得,这是一方净土,不易迷失自己,更因与学生心灵的碰撞,从而认识到自身的价值。

小张,一个很有个性的孩子,因为从小爸爸、妈妈就外出打工,由年迈的爷爷、奶奶带,被娇惯出了一身的坏习惯和坏毛病。天有不测风云,小张的爸爸生病了——脑瘤,不但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还欠下了很多外债,原本比较殷实的家突然变得拮据了,他妈妈丢下了小张和他正上一年级的妹妹,借外出打工的名义,音信全无了。

面对家里发生的一系列重大变故,小张的奶奶一病不起了,家里所有的大小事情全压在了小张年近七旬的爷爷身上。刚接到小张这个班的时候,我只知道,他是一个聪明的孩子,成绩很差,但习惯更差:抽烟、沉迷于网络游戏、夜不归宿、乱花钱、玩世不恭……

用心浇灌静待花开的教育故事

突然有一天,我办公桌上出现了一张字条,上面写着:徐老师,你知道不,小张在班上借了很多钱,不但不还,还威胁不借钱的同学......我火冒三丈,“叫你爸爸马上到学校来”“徐老师,可以不叫爸爸来吗?”小张怯怯的说,“不行,为什么不叫你爸爸来?”“我不想让爸爸伤心,他身体不好”。“现在知道不想让他伤心了,早干什么去了”?接下来就是我的一番说教,一番折腾:小张爸爸的无可奈何,小张的认错......接下来的日子里,班上没有违纪事件发生。当我冷静下来后,我陷入了深深的反思中:这样做有用吗?这个孩子真的是无药可救了吗?

是不是我的方法太简单粗暴了呢?不想让爸爸伤心,说明小张心里还有爱,有爱就有希望,不行,我必须转变我的方法。后来的日子里,我总是有意无意的让小张帮我做些小事,有时候我偷偷地观察他,发现他并没有我想象中的那么坏,他看见地上有纸屑会主动去捡,看到饮水机上没水他会主动去搬水,看到教室没人打扫,他会主动留下……种种迹象表明,他也是有可取之处的,是一个情商很高的孩子,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我信心满满,想通过爱的浇灌将他转变。

当我正暗自得意的时候,突然办公室来了一位不速之客。“徐老师在吗?我找你有点事,你们班的小张在我那欠的钱怎么办?”校外小卖部的店主找我来了。等我把店主打发走了之后,我把小张喊到了办公室,轻声细语的问他:“为什么在小卖部欠了那么多钱?”他先是惊愕的看着我,然后慢慢的低下了头,几次欲言又止。

“既然你不想说就不说吧,等到什么时间愿意告诉我了,再告诉我吧。”“徐老师,你不喊家长来吗?”“不喊了,你不要担心,小卖部欠的钱我已经帮你还了”。最后我也知道了,小卖部欠的钱是别的同学以小张的名义欠下的,我暗自庆幸,这次没有冲动,否则......

接下来的日子里小张像换了个人似的,小张变得爱学习了,行为习惯方面也有了很大的改变,当然成绩也有了很大的进步,毕业的时候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理想的高中,现在大学也快毕业了。“老师天气变了,注意身体!”“老师,我想你了!”......

每当收到这样的信息,我就会想,教育是什么?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真的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只要我们用心灌溉,每个孩子都会绽放出自己的光彩,教育是什么,教育是静待花开!

用心浇灌静待花开的教育故事2

幼儿园中的故事特别多,有教师间的故事,有教师和家长之间的故事,有教师和幼儿之间的关系,还有幼儿之间的故事,作为一名一线教师、班主任,我有幸见证着这些故事,见证着孩子们的成长,见证着自己的职业幸福,今天我们就来说一个孩子的故事。

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在他们身上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问题”。班里就有这样一个让我特别头疼的孩子:我行我素、自私霸道,打人骂人也是家常便饭,毫无规矩可言。我每天进班听到最多的就是孩子对他的告状,登陆班里的QQ群看到最多的也是家长要求让自己孩子远离他的“请愿”,刚开始我也是火冒三丈,严厉的批评甚至语言上的威胁都用过,可收效甚微。

后来,我冷静下来思考,是不是自己的教育方法出了问题?是不是更应该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因为幼儿阶段的孩子可塑性很强,只要相信,只要去做,一定会有效果。

用心浇灌静待花开的教育故事 第2张

我决定进行因材施教,对他量身定做“转化五部曲”,第一步,接纳。首先进行“话聊”,心平气和地告诉他老师喜欢班里的每个小朋友,当然也包括他,既然大家在一个班里就要好好相处,与人为善,这样才可以得到别人的尊重和喜欢。一个人的地位是靠自己实际行动争取来的,他频频点头,可我知道,这才是万里长城的第一步,我必须打入他的“思想内部”。

第二步,理解。在谈话以后,我经常利用各种机会观察他的表现,他的脾气很暴躁,什么事情都喜欢用武力解决,后来通过谈话得知,这与他的家教环境有很大关系。

有一次,我借处理他跟另一个孩子的争端问题时告诉他:“很多问题我们都可以和平解决,一句对不起,一句没关系,好朋友就可以和好如初,否则就会没有朋友,越来越孤单。”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最怕被小伙伴孤立,这个孩子果然收敛了不少。

第三步,关爱。前两步取得了点滴效果,应该乘胜追击!在他的观念里,他是所有人眼中的坏孩子,没人会喜欢他,于是自暴自弃,这时候最需要老师的关爱,我每次进班都会主动过去找他聊几句,聊他的.家庭、他的爱好、他的朋友,他很惊讶,因为以前我找他都是进行批评教育,这样平等的师幼对话少之又少。

在课堂上我也多提问他,生活上多关心他,让他感受到来自班级、来自老师的温暖与关怀,让他有归属感、荣誉感。一段时间之后,我惊喜的发现,班里孩子对他的告状逐渐少了,体育课上,他的球技赢得了小朋友的啧啧惊叹,他的游戏伙伴也多了起来,能够主动关心、帮助他人了,真心为他感到高兴!

第四步,强化。根据教育心理学中斯金纳的强化理论,强化可以巩固先前的成果,既而推进良好行为继续发展,我给他更多展现自己的机会,元旦联欢会上他为同学们表演的《小苹果》赢得了阵阵掌声,日常生活中也越来越乐于助人了,课堂上他的发言更加积极了,看到他的这些进步,内心真是幸福又感动!当我把自己投稿得到的一本图画书送给他时,其他小朋友都是羡慕的眼光,看的出来,他自豪得很。

第五步,内化。一个人的发展,内因才是最重要的因素,当把这些进步内化为自己的观念时,我们的“改造运动”就可以宣告成功了,就象孩子自己说的:“老师总是给我机会,没有放弃我,再说了,我都这么大了,不能总是做坏孩子呀!”

这时,我知道我俩都成功了,作为引导者的我庆幸自己及时改变了教育方法,否则这个孩子会逐渐被边缘化,一个有潜力的孩子差点在我手里葬送,都说没有学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教师,我想这就是教育的魅力所在!这就是教育的艺术所在!这就是教育的价值所在!

后来,孩子的家长当面致谢,说幸亏遇到没有放弃孩子的老师,说实话,当时听了这句话,我的内心真是有些羞愧,成败就在一念之间,如果当时我继续带着有色眼镜看待这个孩子,任其自生自灭,那他岂不是要毁在我的手里!

想想真是后怕!每个孩子都是一朵花,作为教师,我们的任务就是帮助他们健康、娇艳地盛开,通过这一事例,我更加敬畏教育,敬畏孩子,教师很重要,教育需谨慎。

用心浇灌静待花开的教育故事3

自从踏上了教师这个岗位,一直担任着班主任的工作。我努力地向有经验的老师学习,不断改变自己的管理策略,希望对学生的成长和学习带来帮助。

记得一次,校长在微信群发布某个班易腐垃圾桶都没倒,已经长虫子了。我就想起了我们班门口就有个易腐垃圾桶,我记得嘱咐过学生每天至少倒一次,居然没倒,火大。我带着一肚子怨气走进了教室。上课铃已经响了,教室一片嘈杂,黑板上都是数学算式,眼前的一切让我愤怒。

愤怒压过了理智,混乱的局面让我失态,我根本没法控制情绪:“谁值日,谁值日?谁值日!"我吼叫着,教室里算是安静了些,但没有人理睬我,就在这尴尬的时刻,一小个男孩怯生生地挪向黑板,拿起板擦就擦,我生气地说:“你这样擦擦到猴年马月,快擦快擦!"他疑惑了ー下,边流着眼泪边擦……

事后才知道他根本不是值日生,而是一个想为老师挽回点面子的善良的小男孩。可我呢?却是生硬粗暴地让这个弱小的孩子快点擦黑板,要用自己表面的强势来征服和压制学生。知道真相后,我为自己的粗暴感到无地从容,为自己的粗暴和失态让一个善良的孩子蒙受了屈辱而深深悔恨,这件事成了我做老师无法抹去的记忆和终身的痛。

用心浇灌静待花开的教育故事 第3张

后来我给他道歉,我在全班面前检讨自己,但无论怎样做,我都感觉到无法抹去我心中的那份愧疚。或许孩子已经从心底里原谅了老师,但我深信,自己的粗暴将会留在孩子永久的记忆中伴其生。

李镇西说:“对任何一个教育者来说,其教育失误是难以避免的也是可以原谅的:经验不足啊,工作粗心啊,方法简单啊,褒贬失当啊等等。但是,最不能原谅的教育失误,便是对学生心灵的伤害。

这件事改变了我从教的态度。我还是个老师,还是个班主任吗?我接受着自己良心的拷问。或许自己的粗暴可以暂时宣泄自己的不满,但对孩子来说呢?可能不仅是误人子弟,应该是草营人命了。我是一个草营了学生善良的屠夫,我的鲁莽践踏了学生的爱心和善解人意,我必须从内心深处深刻反省自己。

我们班有一个特殊的孩子,她叫秦宣宣,她最被大家瞧不起,她在这个集体没有得到任何温暖,大家都嘲笑她,甚至还有调皮的男生打她,侮辱她,把她当做一个玩偶。经过这件事后,我对宣宣这个孩子特别关注,我不想她在小学阶段留下阴影和心灵伤害。

于是,我对全班孩子进行了深刻的教育,如何帮助她提高学习成绩列出了具体措施,只要宣宣取得一点小成绩我们就要鼓励她,特别是劳动方面,我天天鼓励她。

最近,我发现她乐观多了,乐于劳动,和同学和乐相处。教育就是静静等待花开的日子,多些学习,多些思考,再多些耐心,我们与孩子或许都会享受到成功的乐趣。知识学不到,起码也不能使孩子的心灵受到伤害,或许她以后可以找到自己优秀的那一刻。

我想:在以后教学生涯中,如果遇到自己难以控制的情绪时,我就应该提醒自己,你在牵着一只蜗牛在散步,等等吧!只要用心引导,尽心培养,用心浇灌,孩子总有绽放优秀的一天,请静待花开。

相关内容

热门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