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随笔:自己事情自己做

本文已影响1.53W人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对随笔应该都不陌生吧?随笔是散文的一种,可以不受体裁的限制,灵活多样,不拘一格。什么样的随笔堪称经典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育随笔:自己事情自己做,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教育随笔:自己事情自己做

教育随笔:自己事情自己做1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教学重点是教育学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会做的事情学着做,克服依赖思想。教学难点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重要性。

我用图片导入,出示一张鸟妈妈喂小鸟的图片,提出一个小问题“小鸟能不能一直依靠妈妈”,小鸟要学飞,自己去找食物,从而揭示课题。课件再出示一张图片,小朋友穿衣穿袜穿鞋,使他们对哪些自己的事情有一些明确,通过介绍一个小朋友,一天中做了很多事,进一步明确在我们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有很多事情都是我们自己的事情,都是我们力所能及的,所以自己的事情应该自己做。紧接着让小朋友讨论为什么不会的事情要学着做。为了说明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重要性,我准备了一个童话故事《懒惰的毛迪》,使学生知道如果自己的事自己不会做,又不学,总依赖别人,一旦离开别人就没法生活。不仅自己要吃苦头,别人也不喜欢你。自己的事一定要自己做,不会就学,从小培养自己独立生活的能力,从小培养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好习惯。再请两个同学上来表演小品《明明的早晨》,对懒惰的明明说出自己的想法。然后理论联系实际进行实践活动,一项是整理书包,全班参与,一项是穿衣服比赛,每组选一个,其他学生做裁判。比赛结束后我给每个小朋友发了一张劳动卡,让学生对自己平时的行为进行评估。最后在《劳动最光荣》的歌声中结束本课。

整节课围绕教学重点难点展开活动,多种教学方式实现课堂互动,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在互动过程中的自主发展。教学设计中通过观察、讨论、谈话、听故事、比赛等多角度地让学生在情景中体验、感悟。学生在参与各种教学活动中实际体会了良好生活习惯给自己和他人带来的愉悦。

这学期以来,我担任一年级和二年级的艺术教学工作,怎样使艺术课发挥的更有意义?一方面使学生学到了知识。掌握了绘画的技术,又提高了学生对艺术学习的积极性,是我长期困扰的一个问题。前几天在一年级的一节艺术课上,通过短短的`40分钟,给了我一个不小的启示。

在上《动物是我们的好朋友》这课,我让学生走出课堂,到课外寻找内容。找到各种废旧物,可以制作许多有趣的动物。学生看着自己的一件件作品,瞪大眼睛,或许他还不相信自己会做出这么漂亮的东西来,一下子学生们的积极性就上来了,学习紧张的神经也放轻松了。现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而我上课也轻松了许多,或许这就是 “ 寓教于乐 ” 道理吧。

艺术源于劳动、源于交流、源于娱乐活动,而兴趣的发现与培养也正是在这中劳动和活动中建立并达成的。所以只有让学生在自己高高兴兴地参与实践中,才能使得他们的思维高度集中,创新的火花迸发,从而在不知不觉中把课堂知识掌握了。

作为一名艺术教师,我常思考:素质的培养在于有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而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源于兴趣,兴趣是创造的动力。教师要在教学上利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兴趣,把兴趣作为点燃智慧火花的导火索,充分发挥学生内在的潜力,使之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恩格斯指出 :“ 就个别人来说,他的行动的一切动力都一定要通过他的头脑,一定要转变他的愿望的动机,才能使他们行动起来。 ” 可见,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带着愉快的情绪参与到学习创作中,是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条件。而且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那单一的,枯燥的艺术教学已远远不能

一、激发学生学习艺术的兴趣

兴趣是学习艺术的基本动力。教师应充分发挥艺术教学特有魅力,使课程内容呈现形势和教学方式都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这种兴趣转化成持久的情感态度。同时将艺术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在一起,强调了知识和技能在帮助学生美化生活方面的作用。这学期,技能训练比较多,如布贴画、纸塑动物、剪纸、橡皮泥等,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艺术的独特价值。

二、使学生形成基本素养

在艺术教学中,我注重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他们的人文精神和审美能力,为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促进他们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我选择了基础的、有利于学生发展的艺术知识和技能,结合过程和方法,组成课程的基本内容。如《巧巧手》,小动物是小朋友最喜欢,废纸又是同学们最多的,再加上旧棉絮,用这些东西扎成所塑造的基本型,然后用废纸片一条一条地粘贴出小动物,最后进行彩绘美化。既轻又美观。同时,课程内容的层次性,适应不同素质的学生,使他们在艺术学习过程中,逐步体会艺术学习的特征,形成基本的艺术素养和学习能力,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三、教师自身素质的培养

教学之余,我除认真参加学校及教研组组织的各种技能业务学习外,还经常去网上图书馆学习艺术教学刊物,从理论上提高自己,完善自己,并虚心向老师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从而使自己更好地进行教育教学,工作上能更快地适应二十一世纪的现代化教学模式。

教育随笔:自己事情自己做2

小班的孩子每一天都在进步,从在家里天天缠着大人什么也不懂的小孩子,变成了能在集体中生活的小朋友,从来园时的大哭大闹,玩具到处扔,垃圾丢满地,上课到处跑。到现在高高兴兴的上幼儿园;玩完玩具自己收拾好;最近,我们和孩子们一起学习了怎么样叠衣服和怎样爱惜粮食,孩子们都自告奋勇的举着小手,说着我要叠,我会叠。而且吃饭的时候孩子们几乎都是“光盘行动”。

进行叠衣服的时候,先是璇璇自己前来叠衣服,她手里一边叠着衣服,自己嘴巴里一边说着:“先把衣服的袖子对折过来,再把身子对折过去,然后小衣服、就叠好了”。之后孩子们全都兴高采烈的举着小手上前叠衣服,而且每个孩子叠的都非常的好。吃中午饭的时候,孩子们吃的包子几乎没有剩下的,今天和孩子们讲述了爱粮日的由来和农民伯伯种地的辛苦,孩子们也都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看着这样一群天真可爱的孩子,真心的觉着孩子们的每一天都在进步。

教育随笔:自己事情自己做3

幼儿教育随笔:如何引导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早上我班的祥祥小朋友,在他奶奶的陪伴和拉扯下,不情愿地来到了活动室的门口,“祥祥,这是怎么了?小嘴巴怎么撅起来啦﹗”还没等孩子开口说话,他的奶奶就着急的抢着说:“老师,祥祥今天忘记带书包了,是我一时大意忘了给他背上,我现在就回家给他拿,行不行?”看着一脸愧疚的奶奶和满脸不高兴的孩子,我只能说:“孩子,以后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要老麻烦奶奶,这次不用了,下次注意好了。”“真是给你添麻烦,让老师费心了。”在祥祥奶奶的感谢声中,我送走了老人家。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这是老师们经常教育孩子们的,孩子们在幼儿园也是这样做的,但是回家以后怎么变了呢?

现在的家长,特别是爷爷、奶奶辈的家长,样样事情都替孩子包办了,连孩子的语言能力、交往能力、生活能力都包办了,当别人跟孩子交流的时候,还没等孩子说,家长就抢着说了;当孩子同小朋友有点小矛盾,在完全能自己解决的情况下,家长又首当其冲替孩子去解决,结果是适得其反;当孩子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需要一件东西的时候,还没见孩子动手,家长就已经替他办了……

这种现象真让人深思,不仅要问:今天的家长你到底做了什么?你让明天的希望学会了什么?

教育随笔:自己事情自己做4

刘琦是我班很优秀的男孩,聪明好学、守纪律、团结伙伴,老师很引以为骄傲。

早晨,刘琦和王瑞早早来到幼儿园,我说:“请你们把桌子抬到小活动室去,准备吃早餐。”刘琦说:“我不吃早饭,不用抬桌子。”说完自己玩玩具去了。

晚上,我和家长交流了看法,得知,在家中,妈妈主张“互相帮助”,经常请刘琦帮忙做点事,而爸爸为了培养刘琦的自理能力,坚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刘琦不但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得不到别人的帮助,还要“帮妈妈做点事”,因而,产生不平衡的心理。常以“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来推卸责任。想必不愿抬桌子也是因为有“谁吃饭,谁抬桌子”的想法吧。

我和家长交换了意见,达成了一致的教育思想: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是自己应有的基本能力,而帮助别人却是一种美德。由于老师及时和家长交流,也因为家长特别重视对孩子进行人格教育,后来刘琦成了一个热心帮助别人的好孩子。刘琦的变化,让我们高兴地看到家园合作教育的良好成效。

教育随笔:自己事情自己做5

刚入园的时候,有好多孩子经常会不假思索的说:“老师,你给我系鞋带!我不会!”仿佛已是习惯。其实,当孩子说“不会”时,说明他还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能力,我们要做的首先是要树立孩子的信心,引导孩子主动解决生活中的难题。

就象我们班的刘子羽,是个天不怕地不怕的“能孩子”——这是半年多来我对他的了解,但是总觉得孩子身上巨大的能量释放不出来,做事丢三落四,困难一“招手”,他就立马丢给成人。

今天上午入园后脱衣服,在老师的鼓励和指导下,小朋友们相继把外套脱下,叠好,整齐有序的放在衣橱里,只有刘子羽瞪着无辜的大眼睛看着我,对我的“忽悠”无动于衷!

怎么办呢?我灵机一动,拍着刘子羽的衣服跟它对起了话:“小棉袄,刘子羽是个能干的好孩子,我们一起给他鼓劲儿,他一定会把你脱下的的!”“刘子羽试试看!”……

微笑出现在刘子羽的嘴角,我适时给了他一个大拇指。看得出他非常高兴——往衣橱里放外套时,连蹦带跳,兴高采烈!

下午入园,奶奶说:“刘子羽,让老师帮你把大衣拖下来!”而孩子的回答是:“我自己会!”多么宝贵的第一次啊!

相关内容

热门精选